第八十一章 破阵子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解试过关,亦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奋马扬鞭,破阵功成。

  又过了两刻钟,贡院那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吱呀声让广场上的嗡嗡声瞬间止息。

  十数名衙役鱼贯而出,沿着院墙排开,手中举着的木牌上写着“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字样。

  “诸位贤生,请至刻有各自县名字样的木牌处搜检进场。”一约莫五旬上下的老者出现在院门口,高声宣告。

  这老者正是州学教授,素来好脾性的他脸上多了分肃穆。

  解试的主考官是通判,监考官大多是州学的教授、学正、学录、直学、司记、斋长、斋谕等。

  江宁州学学子逾千人,几乎悉数参加了本次乡试。都是平素熟谂的师生,在此时却循不得旧情。

  广场上的考生有那科场老手见衙役出来,便悄无声息的向本县检录处走去。乡试连考三天,着实是门体力活,从进场始便在考验考生的体力。能早点入考场,便缩短了在广场待检的时间,占得先机也。

  教授话音未落,考生轰地散开,皆是急步走向各自的检录处,如鸟兽散。

  王棣虽是科举新人,但有苏轼、王安礼等人事前告知相关事项,与王旁、王專、王桐、王楠几人第一时间便到了江宁县待检处。

  这等场面委实壮观,饶是他前世经历过高考,也是有了稍稍的紧张。

  他还是较为淡定的,王桐、王楠便不堪的多,后者似乎在哆嗦,有些站立不定。

  王棣心中暗叹,考前恐惧症么,唯有靠自己调节了。

  稍顷,衙役领着江宁县与上元县的考生首先检录,这算是州治所在的福利吧。

  宽敞的大门后是两条甬道,各有官差守候。监考官黑着脸核实考生的信息,予人铁面无私感。

  发解试考官在考试之前要审查考生的考试资格,对于不符合考试资格的考生,不得让其参加考试。有关考生资格的七项禁令,国子监发解试和开封府发解试考官审查考生要以五人为一保,外地发解试考官要查明验实考生资格,方许发解。

  发解试考官审查的是考生是否伪冒籍贯,是否是工商杂类,是否患有风疾眼病,是否曾经犯法等等。如果审查不严,发解试考官也要受到处理。

  诸州考生原则上应在本地参加发解试,对于在京师参加国子监发解试的诸州考生需要本地官员担保。发解试考官须严格审查籍贯在外地而参加本地发解试的考生。如果出现伪冒户籍的情况,严罚相关保官及发解试考官。

  王棣与王桐、王楠在江宁成长,早入了当地户籍。至于王旁、王旉的解试户籍问题,早前王安礼已上报礼部备案,准许二人在江宁解试,无需返还原藉参加乡试。

  甬道处,监考官目光灼灼,虎视眈眈,冷冷地监督着差役搜检。搜检的目的是防止夹带。

  中唐乾元初年,李揆为主考官,决定在考场中准备韵书和五经、诸史,向考生说“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允许他们随意查阅,这一举措一直延续到晚唐。本朝前期即开始禁止夹带书册入场,成为完全的闭卷考试,然而由此而生的夹带行为屡禁不止,虽然在士子入场之前官方需要顶着冒犯读书人尊严的压力搜身,结果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欧阳修知贡举时曾上书:“窃闻近年举人公然怀挟文字,皆是小纸细书,抄节甚备。每写一本,笔工获钱三二十千。亦有十数人共敛钱一二百千,雇倩一人,虚作举人名目,依例下家状,入科场,只令怀挟文字,入至试院,其程试则他人代作。”

  唐宋两朝,总体上都允许不明题意的考生离开座位向考官询问,称为“上请”,于是也有考生们一起拥到考官的座位附近,装作上请,在混乱中飞快查阅夹带的内容,巡场管理人员也束手无策。考试之后,很多素质堪忧的士子们还常常不带走自己夹带的书册,而是丢弃在场中,以至于“遗编蠹简,几至堆积”。这些用来作弊的小本子通常印有考纲要点和范文,号为“夹袋册”,在印刷术推广开之后,福建建阳作为印刷、流通图书的重镇之一,便成了辑印“夹袋册”的一个重要地点。从笔工抄写获利,到集中印刷发行,士子们对怀挟的需求俨然催生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监考官与考生犹若临敌破阵,各种手段层出不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抑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千年如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