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水龙吟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又有名家叹道:“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林冲、鲁智深、武松、史进、燕青……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代表着一段段不泯的传奇。

  不过,这一百单八将大部分是虚构的文学形象,后世有学者研究考证,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这样解释:“贯中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两人之名”。所以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之说。

  据余嘉锡先生《宋江三十六人考实》一书,整理出历史上可考的水浒人物大致有:宋江、杨志、张顺、史进、关胜、董平、张横、一丈青等寥寥数人,余者皆不可考。

  嗯,文字工作者都是富于想象的。

  他兀自神游太虚,那船公脸色却慢慢变了,吃吃道:“客官,若无必要,此处不可久留。”

  一旁的王楠不解:“为何?”

  船公目光穿过大大小小的河泊,落在云雾缭绕的峰峦深处:“此处有水盗出没的……”

  水盗?王旁叔侄等人身处升平,算得上是养尊处优,何尝与盗贼匪寇有关联?听着便够胆战心惊的。

  反倒是聂、蔡二女在杭州经历了摩尼教之乱,经验比较丰富,显得泰然自若。

  而王棣不惊反喜,水盗?莫非是宋黑脸他们已然落草为寇、扯出“替天行道”大旗了?这应该见识见识照个面呀。

  不过,他马上失望了。

  “黑脸宋江?替天行道?”船公直摇头:“方圆十余里水泊梁山,有一股水匪,人数不多,时不时的拦截过往船只,敲诈些财物罢了,哪有替天行道这回事?”

  这样哦,王棣仍不死心:“那领头的叫什么?有无匪号?”

  船公回答:“好像是叫李二,据说往常做的是屠宰勾当,因与人争斗失手伤了人命而被发文书缉拿,这才纠集了同伙聚啸山林。”

  李二?屠夫?王棣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手拎板斧、满身横肉的形象,尤不死心的追问:“那李二的大名可是叫李逵?”

  船公笑道:“那倒是不清楚。不过,屠宰勾当人家尽是不识字的,或以排行叫唤,或以小名称呼,几乎是没正经大名的。”

  王棣失望之余,悻悻道:“听老哥言语,却是读书识字的。”

  船公连连摆手:“小的可没读过书,大字倒是识得几个。实在是跑了二、三十的船,走的地方多了,倒是勉强与人谈得几句。”

  王旁点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梁山便在眼前,与水浒英雄却无甚瓜葛,王棣不由有些意兴阑珊。

  王桐想的却是另一回事:“此处有水匪,官府不出兵征剿么?”

  船公连连摇头:“咱们眼前这片河泊只是梁山泊极小的一部分,听人说书上有记载‘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数百里哩,绵亘数州,该哪个去征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呵呵一笑,打住这个话题,转而说起另一桩有意思的事来:“熙宁时,王相公新法变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有个下属向王相公献策,说如果把梁山八百里水泊的水放干了可就是八百里肥沃的良田,得收多少粮食。王相公听了说主意真不错,明天我给皇帝商量商量,这时候另一个叫刘敞的手下冷冷的说主意倒是不错,不过得先让人在梁山泊旁挖个八百里的坑。一来填八百里水泊得同样多的土!二来梁山泊的水得有地方盛。王相公顿时明白这是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点子……也亏王相公的那位僚属想得出来,呵呵……”

  王旁冷冷的驳斥道:“此乃涑水先生的《涑水纪闻》所记,作不得真。”

  司马光与王安石缠斗数十年,文章中彼此多有揶揄嘲讽,还真的不能当真。

  船公甚是识趣,赶紧住口不提,陪着说笑几句。

  王棣深深望一眼这一片烟波浩渺、峰峦叠嶂,对李屠夫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正待吩咐船公起锚离开,便见得不远处几艘小船从芦苇荡中窜出,速度飞快,向这边逼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