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婆罗门第1/2段
历史上郓城的名称和归属变化较大,考证其原因,一是郓城地处平原,又是中原地区,朝代变化,兵连祸结,往往首当其冲。二是地理环境所致,郓城北临黄河,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水灾频繁,县城地址常常变换。唐贞观八年,郓州治地下湿,徙治须昌县。
许是县城数度异址,这座在后世赫赫有名的县城并不大,城墙、街道也甚为简陋。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城内各式店铺一应俱有,勾栏瓦舍也有几处,就是瞧着不甚热闹,门可罗雀。
一路陪着进城的军士小心翼翼的解说道:“本地独好斗鸡,却是此等场子最为热闹,尊客若得闲暇,不妨去观摩一二。”
先前王棣等人押着李屠夫一伙贼寇在城门处引发一阵喧闹,守城军卒询问后得晓王棣等人身份,又听言拿了水泊梁山一伙贼寇,震撼之余,乃自告奋勇领众人前去县衙。
郓城斗鸡么,王棣倒是知晓一二。斗鸡表演,是郓城民间一种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其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八百年,春秋战国时期《列传》、《春秋左氏传》中就有斗鸡的记载。
不过,他对斗鸡走犬这种游戏兴致缺缺,没打算去凑那热闹。
县城不大,进城沿着官道走了两刻钟便到了郓城县衙。这伙人或锦衣光鲜气度不凡或衣裳不整卑陋不堪,沿途招摇过市,惹得百姓指指点点,更有不少闲汉一路跟随,待到县衙时,竟是围聚了三五百人之多。
早有巡检兵丁报与本城知县丁大有,说了事情始末。
腆着肚子的丁知县正与小妾在探讨人生,得晓王棣身份矜贵,了不得了,王相公子孙等人擒了水泊梁山匪寇李屠夫?哪敢怠慢,忙不迭地召集了县衙一干官吏要员在大门外小心候着。
见到王棣一行,丁大有哈着腰迎上前去,慌乱地一揖:“下官丁大有见过诸位贤长。”
好嘛,堂堂一县官长在仅有举人身份的王棣等人面前自称“下官”,还“贤长”?这脸皮厚实度绝对可与郓城县城墙媲美。
不过,这也正是他混迹官场的高明之处。
有许五先这位先锋官在前一站一站的打探消息,王棣对这丁大有算是有粗略了解。
丁家原是郓城豪商,历经数代行商积攒家产无数。到得丁大有父亲这,也不知怎地与某二品官员搭上了关系。丁父行商多年,深谙商贾之道,纵然家财万贯也难敌官字两张口,想成为人上人,就得做官。也不晓得他花了怎样的心思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那位二品高官居然让丁大有荫补出仕,一番运作后任了郓城知县。虽然只是从八品官员,但也算主政一方了。
需要说明的是,本朝以恩泽而得官的不止于直系子孙,而且可以推到旁支、异姓,甚至于门客。得荫补的机会有大礼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等。所以一遇郊祀之年,就有许多人涌入官序之中。
丁大有便是借“大礼荫补”之机博取了官身。
这数年,丁知县绝非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好官,也非是横征暴敛、贪污受贿的贪官,盖因其家资丰厚,名下产业良多,完全用不着贪吞拿。说到底,其乃是一个庸碌无为的庸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除了巴结上官,便是谨守中庸之道,等闲不招惹得罪人。如此这般,倒是让他坐稳了位子。
丁知县心知自己的官位来之不易,也来之不正,在王棣这等高官子弟面前很干脆的伏低做小,上赶着巴结奉承。
一番不着边际的客套话后,丁大有这才升衙,一番简单的审讯过后,验明了李屠夫一众水匪正身,拿起书吏写的录状看了看,赞道:“宋押司的书法可是愈发精进了。”
丁知县虽非正经科举出身,平日里倒是没少做吟诗作对、琴棋书画这种事,亦非全然附庸风雅,至少能写得一手好字。
嗯,本朝风行书法之道,朝堂之上颇多书法名家,上行下效,写不出一笔漂亮的字,是不会有太远大前程滴。
丁知县将供状递给王旁:“请贤长过目指正。”
王旁摆摆手:“不敢当。”哪里肯做越俎代庖的事。
丁知县见王家人俱不肯阅览供状,也不以为意,坐了回去,一拍惊堂木:“朱仝、雷横何在?”
堂下二名公人庸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除了巴结上官,便是谨守中庸之道,等闲不招惹得罪人。如此这般,倒是让他坐稳了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