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菩萨蛮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提王棣心中波澜起伏,丁大有将李屠夫一众十八人收监关押,经审讯得晓这伙水寇老巢所在处另有匪徒若干,当即一面呈报济州,一面调集县衙捕快及巡检司人马,弓手、土兵合计百五十人,浩浩荡荡的前去剿匪。

  兵贵神速嘛,一旦让那些水匪余孽探知消息遁逃,水泊梁山纵横交错,想再追剿可就千难万难了。

  这虽然有抢功之嫌,可谁也挑不出不是来。丁知县把握战机的本事确实了得,可见是有上进心的,剿匪有功,说不得可往上动上一动的嘛。

  当然,丁大有在奏状中可不敢贪了王棣等人的功劳,大致说明了事情始末,自然免不了用上些许春秋笔法,少不得为郓城县粉墨一二。

  是夜,丁知县携主簿、县丞、县尉等郓城县衙主官及本地乡绅在城中最大的酒楼款待王棣一行。

  席间,有一穆姓中年最入王棣“法眼”,问答数回,愈觉其有异于常人。

  穆儒生穿一身洗的有些发白的青裳,须发修剪得当,眉目坚毅,极少与人言谈,显得郁郁不得志。

  宋江瞧在眼里,藉敬酒之机与王棣坐着的一人换了座,与王棣低声言语。

  一县押司大多有八位,王棣冷眼旁观,大抵是以宋押司为首,可见这黑脸三郎是最受丁知县器重的。

  不过,王棣也注意到,另一位唤作张文远的押司对此“另眼相看”,默默的乜了宋江一眼,目光中掠过一抹阴鸷。

  果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王棣心中暗道,对那贴书后司张文远暗暗留了心。

  倒是宋江对本地的风物人情、诸家渊源之博闻强记让王棣吃惊不小,其信手拈来,侃侃而言,果然是有见识才干的。

  据宋江介绍,那穆姓落魄儒生名叫穆扬,字人清,本是汶阳人士,父辈方迁来郓城县。

  说起汶阳穆家,在济州可是鼎鼎有名,穆扬的祖父便是穆修穆伯长,因一人而名一族也。

  王棣依稀听过穆修此人,再结合宋江一番解说,对其人乃至汶阳穆氏有了更为直观详细的了解。

  这穆修在后世声名不显,但却是个大牛人,其门生弟子中有赫赫有名的尹洙、苏舜钦,欧阳修也受其影响极深,至少在其时他的才学、地位可见一斑。

  穆修自幼苦读,十余岁即落笔成章,出口成诵。二十余岁博览群书,对文体文风便有了见解。他不满当时流行的“西昆体”靡丽文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一时间,其作品不胫而走,有些竟被传入宫廷。

  一天真宗皇帝读了他的文章,责问阁臣:“这等奇才,怎么不推荐给我?”宰相丁谓忙说:“此人出身微贱,行为不端,不可大用。”原来,穆修与丁谓有布衣之交,后丁谓居官,一味拍马逢迎,不思民忧,为穆修所唾弃。一次两人相逢于汉水,穆修非但未表示亲近,反而揖而远之。

  仅此一例便足见其不阿权贵修性刚介。

  大中祥符年间,真宗东封泰山,诏举齐鲁人才。穆修得选。大中祥符元年考中进士,被委以泰州司理参军。按惯例,新官上任先要拜会通判。可穆修自负才气过人,不肯违心随俗。对一班庸俗之辈,更是不理不睬。很快得罪了包括通判在内的一批人。后来通判捏造了几条罪名,将他贬往池州,年余方得自由。

  仁宗天圣初,张知白知毫州,当地一豪士出资造佛庙,张知白使人请穆修撰写记文,记文写成后,不书写那位豪士之名,豪士便以重金贿赂穆修,求载名于记,穆修投金庭下,遂促装去郡。豪士谢之,穆修终不受,且曰:“吾宁糊口为旅人,终不以匪人污吾文也。”

  数年后,其遇赦释放,赋命穷薄,稍得钱帛,即遇盗或卧病,费竭然后已,故衣食不能给。晚年得柳宗元集,募工镂板,印数百部,携入京相国寺,设肆鬻之。有儒生数辈,至其肆,未许值,先展揭披阅,修就手夺取,瞋目谓曰:“汝辈能读一篇,不失句读,当以一部赠汝。”其忤物如此,自是经年不售一部。

  其时,自五代文敝,国初,柳宗元开始为古文。其后,杨亿、刘筠尚声偶之辞,天下学者靡然从之。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修虽穷死,然一时士大夫称能文者必曰穆参军。

  穆修推崇韩愈、柳宗元。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他提倡韩柳古文,首先推崇“古道”。他说:“夫学乎古者,所以为道。”又说:“道者,仁义之谓也。”不过,他虽卫道,却不似韩愈那样辟佛,例如他写《蔡州开元寺佛塔记》、《亳州法相禅院钟记》,虽以儒者自居,却承认佛氏“亦善导于人者”,认为儒讲礼义已难引人为善,而佛说祸福却能劝人为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