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谒金门第1/2段
府里乍然多了十几个人,幸好屋子足够多,王忠又早收到江宁来信,提前作了安排,倒不显得忙乱。
老人家辛苦操劳数十年,已是古稀之龄,近年来精力渐有不济,将管家事宜交给了儿子王孝及孙子王直,该颐养天年了。
王孝四十多岁,言语不多,持厚稳厚,与妻子王孙氏生得一儿一女。儿子王直二十出头,去年刚娶了媳妇王方氏,怀孕七个多月,眼见着年前便该生产了;女儿王小丫十五岁,正是天真烂漫的怀春少女,见了俊美挺拔的王棣,时不时偷望一眼,旋即垂下头去,晕红了白晰的脖颈。
王忠见王棣房中无人服侍,当即决定让王小丫照顾三郎起居,端茶递水,铺纸研墨。
王棣自幼习惯自己打理起居生活,猛地里多个人介入“私生活”,还真是不太习惯,但实在不忍拒绝王忠的“盛意拳拳”,只好应允下来。
王忠祖孙不算王家的家生子,也非签了契约的主雇关系,能数十年坚守不去乃是因为情谊二字。王棣知晓老人家此番决定是将他们的幸福与自己捆绑到一起,若是断然拒绝会伤了这位忠心耿耿的老人,莫若先答应下来,过二年觅个好人家送小丫风风光光的出嫁,也算全了这份情谊。
宗沐却是不乐意的。这数年来,他跟随三郎左右,大抵便是书僮的角色,一如王忠之于王安石。不过,木头同学与王棣的关系有些微妙,亦主亦友,仔细说来还是“发小”居多。且二人皆随西军老卒龙虎山张孟达达叔学艺,份属同门师兄弟。只不过宗沐虽然平素嬉闹率性,心下且是以王棣为尊的,现而今那柳眉圆脸的小丫头片子要顶替自己取而代之,他当然得多想想。谋权篡位?抑或是鸠占鹊巢、牝鸡司晨?甭管用的对不对吧,反正就那么个意思。
沐同学脑瓜子一转:“我去接蔡姑娘她们……”不待王棣多问,风风火火的走了。嗯,和小青、小红好生合计合计。拉同盟的很重要的好不好,木头很有危机意识哩。
王棣哪晓得宗沐这些花花肠子,自是由得他去。
早年他无意间结识了小木头,对“宗”姓颇感兴趣,罕见嘛,以他对历史的了解,宗姓名人寥寥无几,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抗金名将宗泽宗汝霖,这时多少岁来着?忘了。宗沐,宗泽,似乎有些渊源哦。而且,木头的父亲宗禹卿,名字清雅,技艺高超,怎么看都是个有故事的人。不过,当他旁敲侧击地询问宗沐的出身时,对方一脸茫然,只说自记事起便是父亲带着自己在江宁生活,哪来的什么故事?至于宗禹卿,则从不提及家族之事,王棣不好多问,只视作未解之谜放在心底。
聂胜琼与蔡云英早二日随着王旁等人抵京,说好先在王旁那暂住,待王棣到时便来枣家子巷。
东京城周阔九千丈,内城东西向的街道有启圣院街、踊路街、东十字大街、小御街、南门大街、界北巷、南北讲堂巷、马行街、杨楼街、东鸡儿巷、西鸡儿巷、绣巷等;南北向则有御街、税务街、高头街、小甜水巷、界身巷、第三甜水巷、大辽人使驿路、第二甜水巷、第一甜水巷、东榆林巷、枣家子巷等街巷。
王棣住的枣家子巷与王旁宅邸所在的界身巷仅街之隔,来往一刻钟便可。
是日,枣家子巷王府热闹非凡,有精壮汉子龙行虎步,有妙龄女郎莺莺燕燕。王棣唤人在后院支起铁架、铁镬,准备了一大堆新鲜食材,有各式蔬菜,有鸡豕羊肉,又是烧烤又是火锅,配上几坛黄酒,吃得个不亦乐乎。
烧烤倒算是王棣的首创,火锅却是古已有之。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成都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之《蜀都赋》中有记录。
《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到现如今,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
嗯,白居易老先生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东榆林巷、枣家子巷等街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