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霁第1/2段
“范祖禹……”王棣默默的念了念这个名字。饶是他前世对唐宋历史极为痴迷,也不可能记得住数以万计的众多官员,不过对这范祖禹倒是知晓一二。
范祖禹,字梦得,成都华阳人,武周丞相范履冰十四代孙。其乃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
所谓“三范修史”,三范为北宋著名学者范镇、范祖禹、范冲三人,为范家三代人,范祖禹是范镇侄孙,范冲是范祖禹长子。三人为宋代著名史学家。曾先后纂修《仁宗实录》、《起居注》、《新唐书》、《神宗实录》、《唐鉴》等书。
王棣脑子里飘过数行字:“少孤,闭门读书,所交皆一时闻人。举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王安石尤爱重之,范祖禹却不往谒见。书成,司马光荐为秘书省正字……”
不曾想,这位“不事进取”的官场小白却是入了礼部“屈就”了员外郎一职,更为重要的是“王安石尤爱重之,范祖禹却不往谒见”这句,显然他是反对变法新政的。
“范员外郎,我是信你不会公报私仇的哦……”王棣心中嘀咕。
不一会儿,那门子小跑着出来:“范员外郎恰好有暇,诸位贤生请随小的前去。”
王棣拍拍门子的肩膀,温声道:“有劳了。”另一只手不着痕迹地递过去一锭银子。
门子袖子一抖,施展出独家绝学“无影手”,脸上的笑容愈发的真诚,且多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谄媚。
王棣显然是多虑了,登记备案,发放考凭,范员外郎认认真真的走完所有程序,并无丝毫刁难找茬,甚至还极其难得的在嘱咐了该注意的事项后,与几人聊了一会儿。
出了衙厅,王棣很是讶异:不应该啊,以直报怨么?这才是真正的文人君子该有的态度。
王旉轻轻咳了声:“梦得先生与四伯父相交经年,乃是好友。”
王棣愣了愣,醒觉“四伯父”便是王安石的大弟王安国。这倒不怪他后知后觉,他“出生”时王安国已魂归天国,缘铿一面哪。
王安国与范祖禹交好?确是极有可能的,咱们这位老王同学可是与三兄唱对台戏的,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嘛……
简单的说说王安国此人,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宁进士,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熙宁元年经大臣--三司使韩绮举荐,经神宗召试,赐进士及第,任西京国子监教授,教授西京国子。此时王安国已四十一岁,才从布衣入仕。
因他是王安石胞弟,熙宁四年任满回京,神宗召见,询问外界对王安石变法的反映。王安国对王安石变法不甚理解,颇有微词,直说道:“恨之人不明,聚敛太急耳”!。这与神宗的想法相悖,神宗不悦,未予重用,只授予崇文院校书,后改为著作佐郎秘阁校理,世称王校理。
王安国对变法由不理解到反对,因而对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吕惠卿和曾布也很有意见,当王安石劝他少沉溺于吹笛时,他则要其兄远小人。吕惠卿对此非常气愤,熙宁七年,趁王安石罢相,他任参知政事之机,借郑侠以《流民图》反对新法下狱事,认为王安国与郑侠属同党,削职放归乡里,“天下之人皆以为冤”。不久,朝廷决定再次起用他时,他却不幸因病亡故。熙宁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
异类么?都说长兄为父,王安石虽非长兄,但也是三兄啊,你王安国倒好,处处拆兄长的台啊,这简直比挖朋友的墙角抢闺蜜的男朋友还要扎心。还有王安礼,一个两个的都不省心,就不能兄友弟悌阖家欢乐?即便不能如苏轼、苏辙那般兄弟情深,也不必直愣愣的站在对立面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吧?
可转念一想,嗬,古人真会玩哪。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筐里嘛,多方押注才是正理,指定不会亏呀。这一套玩的最溜的当属诸葛亮兄弟仨——诸葛亮跟随了刘备,诸葛瑾投靠了孙吴势力最终也坐的大将军位置,诸葛诞在魏国也做了不小的官。
三国时期非常看重出身世家,袁绍四世三公的显赫世家,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备刚出现时非要套个西汉中山靖王的后代,而且一般世家不会把所有筹码都压到一方势力上,这样可以避免整个家族全部覆灭的情况出现。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如果三人同时侍奉一位君主,君主为了王权不会让其三人同朝为官,必然会打压两人,只保留一人。
可王安石兄弟此举就似是狱事,认为王安国与郑侠属同党,削职放归乡里,“天下之人皆以为冤”。不久,朝廷决定再次起用他时,他却不幸因病亡故。熙宁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