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垂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花鸟市场”逛了一圈,王棣淘了一幅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和怀素的《自叙帖》。倒是不贵,他也未有捡漏的心思,只是单纯地喜欢而已,至于是真迹还是仿品那又打什么紧?

  李清照似模似样的各个摊位瞧瞧,多数时候都是撇撇嘴,“赝品”、“赝品”的念叨着。也幸是商贩不与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娘子计较,否则定当群起而攻之——哪来的拆台者,太可恶了。

  不过,李格非酷好读书,家中藏书颇丰,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具有一定的鉴赏力还是靠谱的。

  苏小妹便文静多了,话不多,见到各种珍奇物什也是平平静静的,不悲不喜,宠辱不惊。

  虽说这正应是大家闺秀的表现,只是她这样的转变落在王棣眼中实在是有些突兀的。

  要说起来,这二位才是有真才实学的,李清照自不消说,苏小妹在那世的各种话本中也是大才女。

  野史记载其名苏轸,“苏、秦恋爱”、“佛印与牛粪”、“一起过江来”等等故事。总之,有苏轼、苏辙二位才华横溢的兄长,自然有才女小妹。

  但实际上,苏东坡是没有

  妹妹和姐姐的,也就是说,苏小妹是后来的文人墨客所杜撰出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在文人的笔下是一个美丽、顽皮和充满才气的大家闰秀,所以关于她的故事也或多或少与“才、貌、艳事”有关。

  说穿了,那个时空的苏小妹就是文人打造出来的女明星。

  但这个时空的苏小妹可是个真真正正的才女,自幼随父亲苏老泉识文断字,稍大又跟在大兄苏轼身边生活。基因很重要,成长环境亦是关键,在这种家庭成长的能是不懂文墨的?

  王棣两世为人,开初一段时间惊慌失措过后便认了命,也幸是他有着中年人的心智,方沉得住心来慢慢适应。十五、六年间,他几乎尽是与书籍为伴,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人的气质如美玉般温润。再加上多出千年的见识,更如磁石般极具吸引力。

  苏小妹的异样情愫,他怎会不晓?只是他上辈子就不擅与异性打交道,也极少看情情爱爱的影视剧,还真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烦恼的幸福啊,或许,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也是有的,顺其自然吧。

  一上午将大相国寺逛了个七七八八,人人手上都提着些淘来的物件,正好到了饭点。

  这里有各式吃食,每个售卖食物的摊棚都坐了不少食客。

  其时,“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是当时真实的写照。甚至还可以派个家丁先去饭馆、酒楼点菜,“逐时施行索唤”,然后再由专人乘车送上门来,送到家了再给钱。

  如果怕饭菜凉了,那便用食盒保温。送餐的食盒很有讲究,食盒内的温盘它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层瓷薄,下层瓷厚,中间是空的,在使用时向盘内夹层注入热水,不仅可以保持菜品的热度,还能体现出更佳的口感。

  这应是世界最早的“外卖”了,汴京人真会享受。

  作为皇家寺庙,相国寺是肯定不缺香火钱的。但在全国上下发展经济的大形势下,寺庙也不能落后,既然寺庙里有摆摊卖东西的,就会有人逛街,于是寺庙开始为摆摊的、逛街的准备餐食,挣点“伙食费”。

  大相国寺僧人的厨艺也非常高超,“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办”。

  寺内还开有饭店,有僧惠明善庖,炙猪肉尤佳。一顿五觔。杨大年与之往还,多率同舍具飱。一日大年曰:“尔为僧,远近皆呼‘烧猪院’,安乎?”惠明曰:“奈何?”大年曰:“不若呼‘烧朱院’也。”都人亦自此改呼。

  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大相国寺的和尚惠明,厨艺高明,尤其擅长烧猪肉,以至得了一个“烧猪院”的花名。

  寺里的吃食倒也非全斋,饭前果品糕点便上了一溜,正菜菜色更是丰富,套四宝、炸紫酥肉、一品丸子、两熟鱼、鲤鱼焙面、牡丹燕菜、清汤鲍鱼、大葱烧海参、葱扒羊肉……当然少不了炙猪肉,色香味俱全,令人口齿生津、垂涎欲滴。

  午膳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方罢,自然也是花费不少,会账这等事仍是交由王棣这个年少多金的“暴发户”负责。

  他真是不差钱,经济来源的大差在“染墨轩”。

  感谢毕昇毕大大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此逛街的准备餐食,挣点“伙食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