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是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军国大事让政事堂诸相公愁眉紧锁,民间却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

  王棣一如既往地冷眼旁观,所谓的“元祐之治”啊,呵呵,这大概是大宋王朝最后的一丝风光了。

  “我朝之治,元祐为甚”,是宋朝治世文明的顶峰,是宋朝最进步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

  仅是元祐之治中元祐党人的组成就已经光彩夺目,司马光是古今中外都有影响的圣贤;文彦博是著名政治家;苏轼和苏辙兄弟是著名政治文学家;程颐是思想家;黄庭坚和秦观是文学家;吕公著、韩维是和司马光、王安石亲密的嘉佑四友;刘挚、梁焘、李清臣、胡宗愈、王岩叟、孙固、刘奉世、范百禄、傅尧臣、范纯仁等都是杰出的执政;范祖禹、刘安世、朱光庭等直臣,韩忠彦是韩琦的儿子、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儿子、欧阳棐是欧阳修的儿子、陆佃是陆游的祖父、李格非是李清照的父亲,元佑党几乎就是宋朝辉煌文化的标志,也是最受人民和后世敬仰的宋朝圣贤君子,所以元祐之治才能成为宋朝治世最光彩的时期。

  可也恰恰是元祐党人开启了恶性党争的大门,将摇摇欲坠的大宋彻底推向了覆灭。

  高滔滔垂帘听政不久,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赋闲在家的旧党元祐党人首领司马光,征询治国方略,司马光很快就上了两份奏章,一份叫做《乞开言路札子》,另一份就叫做《修心治国之要札子》,将神宗朝实行的王安石新法批的是一塌糊涂,称新法是病民伤国,有害无益。这两道奏章很符合高滔滔的胃口,于是司马光被重新启用,出任门下侍郎,主持朝廷日常工作。

  司马光复出以后,昔日保守党人全都被再度启用,来了个反攻倒算还乡团,在高滔滔的默许下,首先做的事就是大肆清洗朝中支持新法的新党熙宁党人,其中司马光前任蔡确因为在郊游时写过《游车盖亭》组诗,里面的诗句“矫矫名臣郝甑山,忠言直节上元间。钓台芜没知何处,叹息思公俯碧湾”,被元祐党人刻意解读为怀念新法实施的神宗朝,对本朝有所不满,故而掀起了一场风暴。很快蔡确,章惇和韩缜三大熙宁党人骨干被打成三奸,还被张榜公告,就连死去的王安石都上了榜,凡是和熙宁党人有关系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贬官到岭南,开启了北宋放逐官员到岭南的先河。

  要知道王安石变法时为打击元祐党人而制造的乌台诗案,受牵连的仅苏轼一人而已,最后还由于曹丹姝求情,贬官也只是贬到湖北黄州。至于司马光本人,虽然在变法期间离开朝堂,但依旧可以安心著书《资治通鉴》流传后世。相反在打击熙宁党人的时候,株连之广早就超过了乌台诗案,就连元祐党人中的自己人吕大防都说,此风一旦形成,恐怕日后我们也会享受这种待遇,因此积极为蔡确求情。

  作为旧党元祐党人的总后台,高滔滔完全支持司马光废除所有新法,不管是不是对国家有利,只要是新法就统统废除。这种不顾国家利益,只求路线正确与否的施政方针,彻底葬送了赵宋崛起的希望。

  事实上,王安石实施变法以后,国防上的两大举措就是裁兵法和将兵法,凡是满五十岁的士兵必须退役,定期还举行体能测试,中央禁军不合格的士兵就调到地方厢军,若还不合格就予以辞退,同时重新整编全国军队,每支部队专门配置负责军事训练的将领,不影响换防,地方也不得干涉。

  经过王安石的这一番改革,北宋军队战斗力达到建国以来顶峰,熙宁五年,大将王韶率领宋军出击熙河,即今天的甘肃临洮一带,收复熙州,河州,洮州,岷州,叠州和宕州共六州,对西夏形成包围趋势,证明了王安石变法在国防上的成功。

  但是废除新法以后,赵宋军力再次陷入一蹶不振,而且还向西夏割让陕北安疆,葭芦,浮图和米脂四寨,妄图以割地求和平。结果呢,养虎为患罢了。

  为了解决大宋财政困难的根本窘境,王安石通过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的改革方针,一边进行开源,另一边则限制大资本和豪强,并且精简地方官员,减少不必要人事开支,成果也是极显著的。毕仲游于元祐元年《上门下侍郎司马温公书》中说道:“今诸路常平,免役,坊场,河渡,户绝庄产之钱粟,无虑数十百巨万。如一归地官(指户部)以为经费,可以支二十年用。”

  坦率地说,高滔滔本人廉洁,对家人要求很严,为自己国防上的两大举措就是裁兵法和将兵法,凡是满五十岁的士兵必须退役,定期还举行体能测试,中央禁军不合格的士兵就调到地方厢军,若还不合格就予以辞退,同时重新整编全国军队,每支部队专门配置负责军事训练的将领,不影响换防,地方也不得干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