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阳关引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两世为人,王棣早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予人之感实在与年龄不符,从容淡定的不像话,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李师师便叹道:“奴奴性子急,常被嫲嫲怪责,三郎可真是不动如山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么?”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王棣淡笑着回答:“五柳先生说: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吾非智者亦非仁者,哪会不知悲喜?”

  “五柳先生陶渊明奴奴也是敬服的,可宠辱不惊这句话是谁说的呀?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与范文正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豁达风流。”李师师支着颐,眼冒小星星:“三郎随口所言皆是名句,真真是让人意外哩。”

  好吧,又收获迷妹一枚。

  王棣能否认么?不能,那便只好勉为其难的据为己有了。咦,似乎又有书可“写”了,而且非是寻常文章哦。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此言作为后世的装逼神句,其实出现在两本名著中,即陈继儒的《幽窗小记》与洪应明的《菜根谭》。

  此二人皆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人。明朝文学家、画家。诸生出身,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后居东佘山,关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学习苏轼和米芾,兼能绘事,屡次皇诏征用,皆以疾辞。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修道求仙。万历三十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后者虽然名气不如前者,《菜根谭》却是赫赫有名。据说洪应明住的地方,土质很差,农民种的蔬菜长得也不怎么旺,收成很差,生活很苦。农民将自已种的蔬菜拿到集市场上去卖,菜根苦涩又压称,买的人一般会去掉菜根,这样一来,农民的收入就更低了。

  洪应明当时生活也非常清苦,看到大把的菜根被丢掉感觉很可惜,就想将菜根取走,但又不愿亏欠人家什么,就出一点钱将菜根买走。时间长了,当地的人都称洪应明为“傻菜根”。

  一日,友人于孔兼(明朝东林党成员)到家中拜访洪应明。洪应明以菜根咸菜和米粥相待,于孔兼品尝后,拍桌叫好。洪应明用菜根腌制的咸菜,色泽黑亮,咸香爽脆,无菜根的苦涩,相较普通的咸菜,菜根别有一番滋味。

  于孔兼知道腌制方法后,感概道:“性定菜根香”。菜根本是弃物,而菜根之香,只有心性澹泊沉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真味。也只有如洪应明这样淡泊之人,才能将菜根这丢弃之物,制作的如此美味。

  洪应明的《菜根谭》最后以菜根命名,也正是缘于这一特殊的经历。

  这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佛、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可读性极强。

  咦,似乎可抄性也极强。

  他摩挲着下巴,那里长了一层稀疏的胡茬,青青的,青春的“青”。

  文人立言,他倒是有了几首传世词篇,但诗词小道,修身养性可也,终非煌煌大道。

  后世的“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言之有物的散文,反对六朝的浮丽文体,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很大的影响。

  请注意,是“唐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