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沁园春第1/2段
正月十四开始,灯节进入高潮。
是日,皇帝观灯,与万民共证东京梦华。
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面北悉以彩结,山呇上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横列三门,各有彩结金书大牌,中曰“都门道”,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上有大牌曰“元祐与民同乐”。
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彩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近门亦有内等子班直排立。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皇帝并向太后、朱太妃、吴荣穆王赵佖、遂宁郡王赵佶、普宁郡王赵似、咸宁郡王赵俣、祈国公赵偲和越国公主、潭国公主、徐国公主等皇亲出皇宫赏灯。美中不足的是,高太后凤体抱恙未能成行。
自有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用檐床数百,铺设房卧,并紫衫卷脚幞头。天武官抬舁。又有宫嫔数十,皆真珠钗插吊朵玲珑簇罗头面,红罗销金袍帔,乘马双控双搭青盖前导,谓之“短镫”。前后用红罗销金掌扇遮族,乘金铜檐子,覆以剪棕,朱红梁脊,上列渗金铜铸去凤花朵檐子,约高五尺许,深入尺,阔四尺许,内容六人,四维垂绣额珠帘,白藤间花。匡箱之外,两壁出栏槛皆缕金花,装雕木人物神仙。出队两竿十二人,竿前后皆设绿丝绦金鱼勾子勾定。
朱太妃也终于乘上了毓舆驾出行。“舆”者,比檐子稍增广,花样皆龙,前后檐皆剪棕,仪伏与驾出相似而少,仍无驾头、警跸耳。
太妃朱氏出身寒微,幼时遭遇极坎坷,入宫后,初为神宗侍女,后来生了赵煦、普宁郡王赵似和徐国公主,直到元丰七年才被封为德妃。朱氏温柔恭顺,对高太后和神宗向皇后一向都毕恭毕敬。赵煦即位后,向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朱氏却只被尊为太妃,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在如何对待朱氏问题上,朝中有人想降低皇帝生母的等级,以凸显垂帘的太皇太后;有人主张尊崇朱氏,以显示天子的孝道。但高太后想压制朱氏,直到元祐三年秋,才允许朱氏的舆盖、仪卫、服冠可与皇后相同。
政治斗争复杂如斯,竟是殃及皇帝生母,古今鲜有闻矣。
是日,自进早讫,登门乐作,卷帘,御座临轩,宣万姓。先到门下者,犹得瞻见天表,小帽红袍,独卓子。左右近侍,帘外伞扇执事之人。须臾下帘,则乐作,纵万姓游赏。两朵楼相对:左楼相对,郓王以次彩棚幕次;右楼相对,宰相执政等重臣戚里幕次。
赵宋皇帝亲民是出了名的。
仁宗出行,车驾行幸,非郊庙大礼具陈卤簿外,其常日导从,惟前有驾头、后拥伞扇而已,殊无前典所载公卿奉引之盛。
百姓们在遇到皇帝的仪仗队时,需不需要下跪迎接呢?并不需要。
其侍从及百官属,下至厮役,皆杂行其道中......诸班劲骑,颇与乘舆相远,而士庶观者,率随扈从之人,夹道驰走,喧呼不禁。所过有旗亭市楼,垂帘外蔽,士民凭高下瞰,莫为严惮。逻司街使,恬不呵止,威令弛阙,玩习为常。
皇帝经过之处,扈从们夹道驰走,喧呼不禁,士民们凭高下瞰,莫为严惮,沿街的小吏恬不呵止,威令弛阙,玩习为常,画面真看起来一点都不严肃,百姓们甚至会登高望远,窥伺天颜,而原本应该驱赶这些围观平民的小吏们,却都跟见惯了大场面一样,对这种场景习以为常。
在这里别说百姓给皇帝下跪了,就连作揖也是不用的,只需要带上一双眼睛看看热闹就行了。
皇帝出行前,先期禁卫所阁门牒开封府约束居民,不许登高及衩袒观看。男子并令衫带,妇人裙背。
也就是说,只要不行为在官府允许的范围之内,平是出了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