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消息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以说,对于一甲、二甲的进士来说,只是起点稍微高一点而已。即便殿试当中考得不好,也不必灰心气馁,还有机会翻盘。毕竟在过去历史上,也并不是当了状元最后定能取得多大成就,只是成功机会的概率大一些,比别人节省了些时间,但并不代表最终的结果。

  如欧阳修,晏殊为了挫其锐气、促成才,故意不让他连中三元。虽欧阳修仅名列二甲任校书郎起步,但最终官至副宰相。

  王安石与司马光也皆是二甲进士出身,却官至丞相,位极人臣。

  不过,能在发解试、省试、殿试连中三元可不多见。入宋以来,也只孙何、王曾、宋庠、杨寘、冯京、王岩叟七人,王棣若能再中状元,便将完成连中三元之壮举,于一干吃瓜群众而言是喜闻乐见的。好关扑的都中人甚至以此坐庄开盘口,关扑下注者无数。

  王府这些日子喜气洋洋,便是仆婢们也走路带风。虽说只是主雇关系,但主家风光,下人自是一荣俱荣。

  要说最开心的还得是老夫人吴氏。

  这个时代的女子最看重的是三从四德,吴氏是江西金溪县柘岗人,出身仕宦之家,其祖父吴敏、父吴芮、叔父吴蒙皆为进士,“在家从父”这一条是有的。

  她是王安石的表妹,与其两小无猜,婚后生活和美。后随王安石宦游,相夫教子,严谨治家,其子女长成后,皆博学多才,“出嫁从夫”也是有的。

  但吴氏育有二子三女,长女早夭,长子王雱也是英年早逝,次子王旁名声不显,倒是两个女婿混的不错——

  二女婿吴安持是神宗熙宁年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充次子,神宗熙宁七年为太子中允,元丰八年知滑州,旋知苏州,元祐三年为都水使者,今年三月迁工部侍郎,所生三子吴仰、吴雇、吴僎皆有才名;

  小女婿蔡卞名望更显,文采斐然,长于书法,政途也更为坦荡,两个儿子蔡仍、蔡修皆有乃父风姿。哦,对了,蔡卞的兄长蔡京算是王安石门生,娶的是前朝丞相王珪的独子王仲岏的女儿,论算起来蔡京是李清照的表姐夫。大宋朋友圈,非比寻常。

  但吴氏“夫死从子”这一条是没有的(那个时空王旁早夭,吴氏随蔡卞而居,年七十五卒。),王旁自幼体弱,才思逊兄长多矣,好不容易结婚生子,这些年事事无成,只可勉强度日,遑论赡养母亲,否则老夫人也不会数度依随次女。这种情况随着王棣长大而变,老夫人“有孙可依”了。

  王安石逝世后,王棣在玩珠峰结庐而居,据他所言,开垦了数百亩良田荒山,每年都有数千贯收入,贴补家用是绰绰有余。这些年半山园的开支尽由此出,便连王旁一家四口亦是如此。

  王安礼得知此事,半晌不语,数日辗转反侧不得眠。

  老夫人则是微笑不语,暗自欣慰,为小叔子默念了几百遍“波若波若蜜”——嗣子也好嗣孙也罢,王棣终究是王安石这一房血脉的了,谁能争夺得去?国法不容,族规不许。

  再往后,三郎越来越妖孽,有才且有财,也没见着他如何插手家里迎来送往一干事宜,基本是待在书房写写画画,也不知怎么地在江宁名声越来越大,往来交谊者如苏轼黄庭坚佛印者皆当世闻名之人。

  老夫人常年礼佛,倒是信了前因后果,早晚诵经更是虔诚。

  老有所依?彩衣娱亲?罢了吧,希望后辈活得好些再更好些才是心中所想。

  人这一上年纪啊就爱絮叨,老喜欢回忆了,当初年少时懵懂害羞,与表兄青梅竹马,在一起是水到渠成……一眨眼的时间,表兄走了,元泽走了,徒留吾一人……苏东坡说的好,“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哪能忘却?只不过是“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终究是有子女儿孙亲情在,方舍不得往生西方极乐。

  总念着罢了罢了,却仍是罢不了。

  好在有棣儿在,让这灰蒙世界变得清郎明亮。人,总是为希望而活着吧,大抵如是。

  不管,老身也要乾纲独断一回,那静嘉小娘子不错,女大三抱金砖,娶亲娶贤,可别错过了。哦,还有聂姑娘和蔡姑娘,都是好人儿,介甫啊,吾且偷生要见着咱们这一脉开枝散叶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