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红情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话说那苏迟今年廿四岁,虽已娶妻生子,事业却是未有着落,连续三科贡举不过,还真的有些心灰意懒的意思。王棣晓得这位妻侄无意仕途,却最是喜好文人风雅之事,便邀了他管理“品涩茶庄”。也无甚底要紧事,无非是陪着风雅茶客高谈阔论。这样的差使于苏伯充再合适不过,直把茶庄当作办公衙署,真真是“恪尽职守”也乐不思蜀了。

  至于苏过,发解试勉强过关,礼部贡举却是被涮了下来,未能如其兄苏迈一般步入仕途。

  苏迈,字维康,是苏轼元配王弗所生。神宗元丰四年,对试策进士第,始授饶州府德兴县酸,后迁酸枣县令,去年十月,授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令。为官在任期间,立志为民,身体力行,尽职尽责。

  悲催的是,苏胖子又运不及二兄苏迨有才名。

  苏迨,字叔寄,和范育、兰田三吕被称为张载高足弟子。苏迨跟随张载最久,被秦之士大夫称之为“门人之秀”。张载晚年将他的重要著作“正蒙”授于他说:“此书于历年致思所得,而吾将有等于学者,正如老禾之株枝别故乡,所少者润泽华叶尔。”他不负重望,于元祐二年,效仿论语、孟子体例,编为十七篇而传。

  苏过最幼,今年二十岁,刚取了表字“叔党”。

  他的童年多是随父亲的游宦生涯,在频繁的迁徙中度过的。元丰二年,苏轼移知湖州,不久便发生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七月底被拘捕,八月中旬被押抵汴京,囚禁在御史台所属的监狱中。这年苏过年仅七岁,大哥苏迈随父到京城照顾父亲,他则同二哥苏迨留在湖州母亲身边。

  童年的不稳定倒是使他养成了洒脱豁达的性子,极为肖父。虽然未过科举关,却也善文,诗中的怀人之作,情真意切,哀而不伤。书、画之胜,克肖其先人。善作怪石丛筱,咄咄逼人。

  受乃父的宦海沉浮所影响,苏过对出仕为官兴致缺缺,加之不拘小节,实是没了走科举的动力。苏轼最是喜爱幼子,并不催逼,只道其已成年,遂为其谋了门亲事,女方是华阳范镇孙女,范百嘉之女,今冬完婚。

  王棣与苏胖子素来亲近,如今亲上加亲,自然得“关照”一番。“东京时报”从无到有一系列运作,便邀了苏过一并参与。不曾想过儿捣鼓起这东西来很是上心,听王棣说了大致方略便能举一反三,着实是得心应手。王棣向来是个只负责布局不处理细节的撒手掌柜,正好将报纸一事全盘交给苏过负责。苏过不辱使命,不仅让“东京时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还谈妥了多家招商广告,让报纸盈利不少,真正做到了可持续健康发展。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王棣深谙此理,将一干产业撒手放权,效果显著,去元城上任也是没了后顾之忧。

  稍微有点麻烦的是,聂胜琼与蔡云英也要跟去大名。

  这二位江南名伎委身于王家做琴师已有年余,平素极少抛头露面,只往老夫人住处走的勤些,时不时地弹弹琴唱唱曲给老夫人逗趣解闷。老夫人虽上了年纪,却很是睿智,心里明镜似的,怎会不晓二女的心思?早前便有意让王棣收了她们入房。正妻自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妾室。老夫人深谋远虑,瞧着这两个都是好生养的,定能为王家开枝散叶,也算是延续了元泽这一房的血脉。

  王棣倒非有抗拒抵触之心,得美人垂爱的感觉着实不赖,与二女相处了这么久,了解颇深,也是有情谊了的,收房一事大抵只缺一个契机吧。

  此次二女委婉而决绝地主动表白,大抵少不了老夫人的“撺掇”,但更是勇气可嘉。

  宗沐也举手赞同。这小子,很是早熟,“觊觎”聂胜琼与蔡云英身边的侍女小红、小青不是一天两天了。小娘子才十二、三岁,也亏他下得去手。

  王棣自无不可,但前世的一夫一妻制让他很觉对不起苏静嘉,不知如何开口。

  不管怎样,没有哪个女人会甘心与别的女人分享丈夫,苏静嘉自也如此。但在王棣即将赴任前发生的一桩变故让她拿定了主意,主动开口让聂、蔡二女随同王棣去大名。

  那一日,苏静嘉忽觉身子不适,干呕不已。

  老夫人经验丰富,忙延请大夫过府诊治。

  那大夫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断言乃是喜脉,也就是说,苏静嘉怀孕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