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忆秦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名府,在春秋时期隶属卫国,是齐桓公所筑的五城之一,成为五鹿城。

  春秋末年,魏武侯在此设置陪都,将它划为公子元的食邑,因此叫做元城,这也是大名府作为陪都的开始。

  西汉时期,刘邦在此设魏郡。由于王莽及其姑母王政君家族就诞生于此,因此,这里也叫做“贵乡”。

  隋朝大业年间,魏州成为了武阳郡,辖十多个县。隋炀帝开凿了从洛阳到涿郡的永济渠,大名府也因此得以繁荣。隋炀帝还曾乘船到此巡游,并赐这条运河为“御河”。

  到了唐朝年间,大名府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期。在初唐时期,大名府成为河北道的治所。一代名臣狄仁杰曾在此抗击契丹南侵,为武周王朝北境平安,写下辉煌的篇章。在经过了唐朝中期的快速发展后,大名府已经一跃成为黄河以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取代了诸如邯郸等城市的地位。晚唐时期,大名府大规模扩建,分为大城和小城。整座城池的面积,达到一百平方公里,这种规模在之前历史上,是少见的。入宋以来,大名府渐至鼎盛。仁宗为阻止契丹南下入侵中原,在庆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宫城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城南三门,东一门。正是由于仁宗再次修建了陪都,契丹人才取消了南侵的念头。

  这时的大名府,被称作北京大名府,成为了宋朝的第四个京城。其繁华程度达到了鼎盛。“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就是对它的写照。

  王棣此前做足了功课,对大名府了解颇深,认为大名府之所以赫赫有名,有两个原因。

  一是得益于它便利的交通条件。陆路上,大名府处于冀、鲁、豫三地交界之处,是有名的交通枢纽。水路上,除了漳河、黄河两条水道外,流经此处的大运河,也为大名府提供了繁荣的条件。此次北上,便是走的水路,极为便利。

  二是大名府为战略军事要地,是中原地区的军事重镇,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守南北通道咽喉,在地理上很容易成为政权中心。正所谓是:“夫大名者,古之魏地,以其襟带两河介于山东西之间故,常为天下枢。”

  作为四京中的北京,大名府其官属有牧、尹、少尹,司录、户曹、法曹、士曹、司理参军及文学、助教。庆历七年,又置北京留司御史台。牧、尹以下官职掌,与开封府全同。尹阙则设知府一人,以朝官及刺史以上或诸司使充任。又设通判一人,以京朝官充任。

  不过,大名府不设牧、尹,此时最高行政长官乃是权知大名府梁焘。

  至于王棣即将就任的元城县也是历史名城。汉高祖十二年,置魏郡,建元城县,属魏郡。几经变革后,神宗熙宁六年,大名县并入元城县,为大名府治所在。

  楼船缓缓停靠在运河码头旁,站在楼船上,不远处便是一座巍峨城池,正好可以一盖全貌。

  庆历二年五月,为防契丹南侵,仁宗升大名府为北京,作为东京的陪都,朝廷拨库银十万两,改修外城,增建宫城,耗时五年,使大名府外城随地形而建,形状不方、不圆,略似卧牛状,由周长八十里缩减为了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其势略如都城”开封(时开封府城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后扩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民间俗称为“四十八里卧牛城”。

  大名府城亦分皇城和外城,总平面呈回字形。皇城周长为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驻跸行宫,建五门。南城三门:中为“顺豫门”、东为“省风门”、西为“展义门”;东城为东安门;西城为西安门。当时未设北门,熙宁九年才在北城建门一座,为靖武门。外城周长为四十八里二百零六步,建九门。南城三门:中为南河门、东为南砖门、西为鼓角门;北城二门:正北为北河门、西为北砖门;东城二门:正东为冠氏门、东南为朝城门;西城二门:正西为魏县门、西南为观音门。又引御河之水经西渠穿大名府故城而过,并修建水关二个,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

  下了船,但见码头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虽不如汴京繁荣,却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水路通达之处,总是便利发展。

  仅此而言,隋炀帝便称得上有大作为的。

  其征发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城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后扩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民间俗称为“四十八里卧牛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