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威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坐在这个位置,总得做些什么,即便是为了政绩,也应该做些实事。

  王棣记得棉花做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早在两千年前就传入了中国。

  当时,只有广西、云南等边疆地区用棉花纤维做织布的原料。

  而在中原地区,人们引进棉花,只是为了欣赏,还没有认识到棉花的经济价值。

  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棉花传入中国分为南、北、海上等三个渠道:南路源自印度;北路源自非洲,经由西亚传至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海路源自美洲,经由海上传至泉州。

  棉花时下大概只在高昌、回鹘、于阗、大理、广西及福建沿海地区种植,但并不普及,也尚未用作织制衣被。要在中原推广,种子是不缺的。

  见多了冷的瑟瑟发抖的百姓,王棣很快作了决定,给京中的苏轼去信,请他与高昌、大理等国使节沟通,务必要从这几个国家带回棉花籽。这事由身为礼部尚书的苏学士出面再合适不过,应该不会有什么难度。至于福建那边则更为容易,派人直接去购买便是,三五月便可回转。

  另外,棉花的生长对气候环境的要求并不高,种植难度不大。而且,王棣在那个时空务农出身,农村老家种植棉花颇有些年头,他也算是有种植技术的。

  如此盘算定夺,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他叫来许四有,开门见山的说了此事。

  许氏兄弟开印刷坊发家,三人各有所长,却都精擅商贾之道。江宁府算是基本盘,有许三多坐镇。京中则是许五先在统筹运营。前者自不消说,毕竟经营多年,底蕴人脉丰富,不过似乎到了发展的瓶颈期,亟需转型或者多元化。反倒是京中形势一片大好,“染墨轩”凭着王棣的几部话本小说迅速站稳脚跟,虽然王棣明确表态不再执笔,但脑子里的故事一大把,无非是寻几个文笔好的枪手捉刀,不虞没了新书上市。让“染墨轩”声名大噪的则是“东京时报”,作为这份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民营报纸的发行商,其已完全打开了市场,业务飞速拓展,盈利自也节节攀升。而名扬京城的“水云间”也有许氏的参与,不仅注资其中,还调拨了如许富贵这等精明能干的族人参与管理。不知不觉中,许氏几乎将整个家族的兴衰系于王棣一身,双方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王棣虽有不少金点子,但自不可能站在明面上经营商道。虽然说本朝大力发展商业,鼓励商人行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升,但也仅此而已。千年以降,士农工商,排在最末的始终是商人。王棣一个堂堂状元郎跑去行商逐利,在旁人看来无异于抛头露面、红袖频招的青楼女子,被人鄙夷是一定的。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他需要大笔资金筹备相关事宜,而许氏恰好要借力发展,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许氏兄弟对行商之事嗅觉极其敏感,这一年多时间下来,王棣不着痕迹所表现出来的商业头脑令人信服,一桩桩一件件的运筹帷幄更是叹为观止。“染墨轩”且不必说,“水云间”的运作模式着实令人大开眼界——简直是在光明正大的抢钱哪,生意原来是可以这么做的。当然,许氏很有自知之明,如“水云间”这样的经营模式,换了没什么根脚的他们来办,少不得要头破血流、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认清了这个事实,许氏自是附骥尾、以其马首是瞻。双方一在明一在暗、一主内一主外,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合作愉快。

  王棣既到大名府为官,许氏自是要将生意在北京铺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壮大,“染墨轩”已不再是主打的拳头项目,隐隐有多元化发展、打造商业帝国的势头。好在双方都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行事低调,闷声发大财,倒未太引人注目。

  在北京城开“水云间”分店一事算是尘埃落定了,近日便可开张。眼见着入了冬,王棣颇感时不我待,让许四有组织人手跑一套泉州,自己这边也会调拨三两个得力好手一同前往。任务只有一个:带回棉花种面、红袖频招的青楼女子,被人鄙夷是一定的。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他需要大笔资金筹备相关事宜,而许氏恰好要借力发展,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