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明下书中船体数据和交战距离设定第1/1段
昨天看到有书评中有位朋友亲切称呼我的舰长设定为小舢板,并说我充满了一股小家子气。并在后续书评中为我提出了战列舰应该在25000米,最高级船在50万米的建议。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疑惑开个单章解释一下吧。
首先说一些数据:
(星战)千年隼:34米
最大的客机A380:约73米
国际空间站ISS:长轴73米
(质量效应)诺曼底号:155米
(星战-侠盗一号)锤头级护卫舰:315米
迪拜哈里发塔:828米
(星战)帝国歼星舰:1600米
(战锤40K)独裁者级:5100米
(光环)UNSC无尽号:5600米
(战锤40K)帝拳的永恒远征号:10000米
(星战)执行者号:19000米
(星际)亚顿之矛:74547米
(光环)小光环:10000000米,大光环30000000米
地球直径:12756000米
我想上面不同来源的数据列多一点,大家应该可以找到一些图像对比,想象一下一个人形生物站在类似物体的旁边是什么感受。
(这里没提死星是因为死星数据变化太多了,1号死星从120公里到160公里,2号死星从160公里到900公里。数据来回变就不采纳了。)
用上面的数据简单做个比较吧,我书里战列巡洋舰500-700米,战列舰1000-2000米,重型航母6000米左右,泰坦26000米。
星际里亚顿之矛是大,但是星灵那么强一共才造了三艘。从游戏里看光环是真的大,但那是先行者造的。但是玩过EVE的都知道会战达到一定程度泰坦都只是可消耗品。更不要说EVE女王登基CG里面出现了多少泰坦。前面两个例子是稀有品,而泰坦则是一定程度可以量产的战舰。
在所有的影视作品和科幻文学里面超大型人造物体是有,但基本数量都是个别的。量产型的战舰几乎大小都在1公里到50公里范围内浮动。(银英啊,基本都差不多。)
至于有读者提出为啥不像有的小说里面超远距离交战啊,几光秒之外一炮啊。我只能说在这个距离上射出口丝毫的偏差延伸到目标的时候就歪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而且基本能写的武器就很少了,还是要为剧情服务。
什么叫为剧情服务呢?高达世界观里的战舰基本都是300多米的“小舢板”,高达扎古更是小,这也没影响它的史诗感啊。
交战距离要视舰船移动能力,瞄准精度,武器范围以及舰船大小而定。就像二战时炮舰大概交战距离在20公里左右。设定里超过几百公里就可以拥有超光速移动能力的舰船,在上万公里的交战都没有任何意义。
我一直觉得设定是为剧情服务,但是我也尽量让数据更合理一些。就像之前有人帮我算出了渡鸦号的能量核心大概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三峡大坝,就让我很开心。因为我确实写的时候参考了三峡大坝的数据。
本人虚心接受一切合理的建议,但是想喷我设定的话麻烦拿出点看得过眼的数据,不要张嘴就是25公里长的战列舰。开车上高速120限速开25公里还要开十几分钟呢。
另外作者是从事乐高编程教育行业的,最近一段时间不能开工但是教育局却每天都让写各种报告还要准备防疫物资所以有些忙,我会尽快抽时间多写的!昨天被恶心的不轻,今天才写了个单章吐槽一些,请各位见谅。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