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饭桌上谈事情,是华夏独特的感情联络方式。



随着卢新月起哄,宴席气氛很好,沈建南借着气氛随口聊起了工作上的事情。



“大家工作安排的怎么样了,要是有什么问题,说说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学校,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是很好过,下海的下海,停薪留职闯荡的又多,学生返校聘老师或者老师下海带学生,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沈建南一开口,一些学生就听出了他的意思,有人互相看了看,接过话。



“我之前在永康物资局实习过一段时间,大概要去物资局上班。”



“红兵,你呢。”



“我应该就留在申城,前端时间去过几个单位看过,觉得飞翔音乐还不错。”



“怀庆。你呢。”



“我应该要回通州,那边走了下关系。”



“......”



九十年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下岗潮来临,退伍军人复原,不再包安置工作,学校的学生毕业,学校也不再强制分配工作。



但对于大学毕业的学生,终究还是不同。



作为国内最高等学府毕业的学生,很多学生在没有毕业之前,就已经被安置了对应的工作。



华海大学经济金融系,又是全国经济金融专业第一批毕业的生源,随着国家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一些学生更是早早就被各大单位预定了。



对此,沈建南心知肚明。



后来大学扩招,多少有几丝教育经济的味道,只要交钱,就可以读。



但这年头,完全不一样。



读书,学校每个月还会给补贴,很多家庭一般的学生,每个月基本不用向家里拿钱,靠国家给的补贴就能吃饱,有的,还能剩下一个零花钱添一件衣服。



等于说,国家耗费很大资源,在培养人才,自然,在学生毕业之际,就也会被各大单位提前预定。



不过,事在人为嘛。



拿着筷子夹起一片鱼肉,沈建南将视线投向了另外一名学生。



西装革履,留着中分头的学生,面容清秀,一表人才。



江陈生。



从卢新月收集的信息看,这个江陈生才思敏捷,反应很快,由于家庭背景的缘故,接受新事物也非常快,成绩优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被沈建南看着,江陈生好不拘谨笑了下。



“我可能也要留在申城,之前,我去万邦实习过一段时间,挺喜欢那里的。管总很有理想,也很有抱负,让人钦佩。如果有一天万邦能成为美国的美林,曰本的野村,我想,沈老师也会觉得骄傲的。”



拒绝。



毫不犹豫的拒绝。



虽然江陈生没有直接拒绝,但最后一句,无疑是对沈建南说的。



你是老师,有一天,万邦成为国内最大证券公司,这其中也有你的学生一份功劳。



这是江陈生想表达的意思。



作为经济金融系老师,作为华人,如果有一天,万邦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