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我所邀者仁民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郡贼曹、决曹好办,只要有合适的人选即可,邺县县寺却难入手。</p><p>荀贞作为上一级的长吏,在县令长没有什么过失时是不能随意插手县中人事的,毕竟县令长也是“命卿”,是由朝廷任命的,和郡府吏员这种自行辟除的“私吏”不同。一时没有入手的机会,荀贞也不着急,反正时日尚长,只暗中叮嘱程嘉等多注意一些邺县县寺的动态。</p><p>七月下旬,各县的麦子多已成熟,诸县陆续着手秋收。</p><p>秋收前,荀贞忙点,开始秋收后,他反倒清闲了下来。</p><p>需要郡府布置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部署到位,现在忙的是诸县的县寺,还有康规等几个郡府的吏员。要说起来,康规这个郡劝农掾和别的几个被荀贞派去巡行诸县的郡吏这阵子才算是最忙的,从六月底、七月初离郡行县,一直到现在还没回来,大热天地周转诸县,累得不轻。</p><p>文聘、何仪等人也挺忙、挺累。</p><p>文聘、何仪等人奉荀贞之令清缴郡中“群盗”,从接令日起就没歇过,虽然总算赶在荀贞给他们的期限日前把各县的“群盗”清缴了个差不多,但秋收到来,为防出现意外,比如铤而走险的流民,比如死灰复燃的盗寇,他们分片定块,日夜巡视各麦区,保卫秋收工作。</p><p>七月酷暑,披着沉重的甲衣,持着长长的戈矛,徒步巡弋在乡间烈日下,一日复一日,尘土满面就不说了,汗流浃背也不说了,身上的衣甲都被晒得发烫,不敢碰,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也亏得荀贞治军严明,义从兵卒们也感念他的恩义,却是无一人叫苦。</p><p>陈褒、刘备等均是初次当守令、长,就任没多久就赶上了秋收,经验上可能欠缺一点,荀贞为确保万无一失,在秋收开始前,就从郡府户曹和劝农吏里选派了几个老成、知农事、此前曾在郡县久任吏职的可靠吏员分去陈褒、刘备等所在之县,叫他们协助指挥,拾遗补缺。</p><p>虽说较之秋收前,荀贞清闲了许多,但他也没有完全闲下来,时不时地出府去县外,视察邺县的秋收进度。</p><p>邺县没有被於毒占据过,但被於毒长时间地围困过,县外麦田受破坏的程度亦不小。</p><p>停车路边,登高远望,只见广袤的土地上,黄、绿、青诸色参差杂处。</p><p>黄色的是成熟的麦子,青、绿色的则或是成片的野草,或是低矮的灌木。</p><p>远处、近处的乡亭里舍不时有老人和孩子进出,从里落通往麦田的乡道上,时见有提着水瓮的妇人,麦田间放目尽是打着赤膊、穿着犊鼻裤、正在收麦的农人。收割好的麦子堆积在田边的道上,受破坏小的地方,麦子堆积如山,受破坏大的地方,未免就显得稀稀落落。</p><p>荀贞对今年的秋收非常重视,这使得各县对今年的秋收也不敢大意,邺县县寺派遣出了大量的县吏,各乡也抽调出了一些乡吏,这些县乡们吏员大多巡视在田间。和赤膊、仅着犊鼻裤、挥汗如雨的农人混杂在一块儿,他们整齐的衣冠与之不同,如鹤立鸡群,十分抢眼。</p><p>荀贞手搭凉棚,观望许久,忽一喟叹,对随从诸吏说道:“烈日当头,农人收麦不已。观此景,忽有所感,做了一诗。”</p><p>诸吏早就听说荀贞是个“诗人”,早年在家乡时他就“写”出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佳作,此时闻他有了诗兴,皆凑趣道:“下吏等请闻之。”</p><p>荀贞遂吟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p>荀贞以前吟诵过四言诗,吟诵过七言,这是头次吟诵五言诗。</p><p>汉之诗,重五言,轻七言,五言诗诗风质朴,多平白直叙,然蕴意真实。这首“锄禾日当午”正合当下诗风,用字朴素,但诗中蕴含的那种对农人辛苦的怜悯、同情等等的感情是发自肺腑,实为真情实感,便是不识字的农人亦能体会得出。</p><p>荀攸、审配等从吏闻之,皆低声吟诵再三。</p><p>荀攸叹道:“明公此诗,悲天悯人,足可传诵於后世。”</p><p>荀贞吟诵此诗却非因是“诗兴大发”,而是经过再三考虑后的抄袭,他故作沉吟片刻,说道:“与其待流传於后世,不如示之於今朝。”</p><p>“明公的意思是?”</p><p>“郡遭贼乱,最苦的不是我等,是黔首。我欲命将此诗传送各县,命各县令长悬之於堂,日夜见之,以使其不忘怜农,行用仁政。”</p><p>黄巾起乱、黑山起乱,豪族、大姓、士绅固然损失惨重,可最受苦的还是百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不止适用於太平时,也适用於战乱时。就荀贞之所见、所闻,尽管魏郡两遭贼乱,被灭族的豪强、士绅不少,可幸存下来的这些,因为有厚实的家底子在,现在过得依然是人上人的日子,就比如邺县赵氏,每天吃不完、扔掉的美食佳肴就不知有多少。</p><p>而百姓就不同了,百姓没什么家底,便是太平时也只是苦苦熬日罢了,一遭变乱,马上就成赤贫,那么多的流民从哪儿来的?在家乡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了,只好离乡流亡。</p><p>荀攸出身儒学世家,儒家讲仁,对百姓的遭遇他也是很同情的,点头说道:“明公是想以此诗警醒诸县长吏,叫他们不要贪赃枉法、用字朴素,但诗中蕴含的那种对农人辛苦的怜悯、同情等等的感情是发自肺腑,实为真情实感,便是不识字的农人亦能体会得出。</p><p>荀攸、审配等从吏闻之,皆低声吟诵再三。</p><p>荀攸叹道:“明公此诗,悲天悯人,足可传诵於后世。”</p><p>荀贞吟诵此诗却非因是“诗兴大发”,而是经过再三考虑后的抄袭,他故作沉吟片刻,说道:“与其待流传於后世,不如示之於今朝。”</p><p>“明公的意思是?”</p><p>“郡遭贼乱,最苦的不是我等,是黔首。我欲命将此诗传送各县,命各县令长悬之於堂,日夜见之,以使其不忘怜农,行用仁政。”</p><p>黄巾起乱、黑山起乱,豪族、大姓、士绅固然损失惨重,可最受苦的还是百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不止适用於太平时,也适用於战乱时。就荀贞之所见、所闻,尽管魏郡两遭贼乱,被灭族的豪强、士绅不少,可幸存下来的这些,因为有厚实的家底子在,现在过得依然是人上人的日子,就比如邺县赵氏,每天吃不完、扔掉的美食佳肴就不知有多少。</p><p>而百姓就不同了,百姓没什么家底,便是太平时也只是苦苦熬日罢了,一遭变乱,马上就成赤贫,那么多的流民从哪儿来的?在家乡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了,只好离乡流亡。</p><p>荀攸出身儒学世家,儒家讲仁,对百姓的遭遇他也是很同情的,点头说道:“明公是想以此诗警醒诸县长吏,叫他们不要贪赃枉法、欺压良善。”</p><p>“正是。此外,我还有一诗,打算一并传给诸县。”</p><p>“攸请闻之。”</p><p>“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p><p>这首诗和上首诗都是后世李绅所写,名为悯农。从诗意上说,这第二首诗应该再续上两句,诗中讲“四海无闲田”,假设的是太平时的事情,现在值逢乱后,似应再续上两句战乱后的情况,但一来,荀贞没这个才能,二来,细想之下,就连太平时农夫犹饿死,何况而今战乱刚过之后?留个白,不往下续也行,给读诗的人留一个想象的空间,也许效果更好。</p><p>荀攸诸人又低声吟诵再三。</p><p>审配佩服得说道:“真好诗也。”</p><p>荀攸叹道:“囊昔董仲舒云: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当今之世,豪强兼并犹烈於昔,豪强之室,膏田满野,奴婢成群,徒附万计,贫者操劳终年,仰食於人,不得其养,可不就是即便无贼乱时尚且四海无闲田时农夫犹饿死么?况乎於今!况乎於今!”</p><p>岑竦、何仪作为主记室的吏员,随从在荀贞左右,二人亦大加赞佩。何仪说道:“仪自负文辞,今闻明公此二悯农忧政之诗,方知仪所擅者,小道也。敢问明公此二诗何名也?”</p><p>“正是叫做悯农,……何卿善书,此二诗就由你书写,传与诸县吧。”</p><p>何仪应诺。</p><p>当日回到郡府,何仪即打起精神,认真将此二诗写下,共写了十五份,由郡府遣人分别送去郡中十五县,并按照荀贞的吩咐,这些送诗的郡吏沿途每经一乡,便暂停下来,将此二诗出示给乡蔷夫看,命之抄写下来,亦悬挂於乡寺的堂上。</p><p>如此这般,旬日间,郡中各地就已皆知这两首诗了,因此二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这些送诗去诸县的郡吏们回程的路上,他们已能在乡野中听到孩童唱诵了。</p><p>郡中的士族、大姓闻得荀贞此二诗,表现不一。</p><p>有不以为然的,有非常佩服的。</p><p>荀贞抄袭的这两首诗,不管你是不以为然还是甚为佩服,这两首诗立意正确,站到了道义的制高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