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伥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覆面道士从庙前的炲台上取了两支残烛,这些烧不完的蜡烛,道士听师傅说过,一般是成色不好的,或是供奉之人太过叛道而被神道吃香火时故意剩下的,也就没有了供奉的能力,以前在道观里,也是每晚闭观前会有值日的师兄弟亲手取下,夜间做照明用。

  覆面道士伸手撵芯,运足全身气力,只听“嚓”的一声,火花自指尖擦出,白烟升起,烛火未燃。

  道士轻哼一声,感受到体内的气力已经消耗了小半,再度使出那不算熟稔的小驭火术。

  “嚓!”

  第二次倒是如愿以偿,烛芯之上火焰燃起,一屋即明。

  道士这才有些满意的点点头,看着手里的蜡烛,自己这一手小驭火术总算还是有点进步的,以往三次不着也是常有的事,气力用完就只能老老实实拿出火折子来。

  这气力不是指寻常人的膂力,而是道家炼精化气的产物,积攒不易。

  道士这么些年辛辛苦苦的打坐练功,也不过是隐隐看到了三花中的精气两朵,远算不得入境。

  他不修内丹,自然也就不走结丹的路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勤苦专注炼精化气不得要领,虽然已经是心动境界,但也不过是所谓的堪堪过了练气境界的门外汉罢了,不去结丹,自然不能修出元婴,而那天下修士共同的四道的风水岭之二的阴神境界,无疑是个天堑。

  以至于他此番下山游历,师父告诉他,别想着回山,该教的都已经教了,要么厚积薄发凝聚阴神,下一步就是群阴剥尽,小跳樊笼,要么蹉跎半世,历经凡人生、老、病、死、苦五劫,也算不枉人世走了一遭。

  当然还有一种最不济也是最被人所不齿的情况,大概就是出走半生,回来时嗒焉自丧,心气全无,明明气数将尽却又不舍肉身栈,靠着吞丹破境,走结丹路子,这样的人在曲句山中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上清派虽然不重外丹,但是丹道一脉还是有些传承的,与那赤水洞天的抟丹老祖陈喜夷颇有渊源,道观大殿的那只瘿钵中还盛有十余枚金丹,那是号称吞服一枚就能“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吹着自然真火,练的似红石榴。”的集气圆融之道。

  他有时候也难免会羡慕金丹大道中提及的“铅汞入腹,性命双修,水府真一,紫气河车。”不过也只是羡慕而已,要不然瘿钵之中的东西需者自取的不成文规矩摆在那里,岂会轮到他这一代,还剩下十余枚金丹。

  说起瘿钵,不是什么玄妙宝器,多是以古树的瘿瘤凿刻而成,大小不一,有巨者可纳人,有小者可做钵,道教最出名的一直瘿钵应该就是祖庭玉笥山上的李祖殿中的那一只,传说那前任大天师李含光的道体遗蜕就扣在那瘿钵之下,所以才使得殿中常年异香不绝。

  玉笥山李祖殿异香阵阵不假,但承天宫李祖殿中的瘿钵也不过三尺口径,并不能容人,都是世人以讹传讹罢了。

  事实是李祖的仙人遗蜕经历了羽化为蝶的过程,在凤蝶破茧之时就消散的一干二净了,极少有人知道凤蝶的跟脚,那只瘿钵平日里不过充当了凤蝶的栖身之所,加之少数知情者对李祖羽化为蝶一事缄口不提,毕竟是道教祖庭,李祖殿中一只四时常在的凤蝶并没有什么太过引人注目之处。

  至于道士为什么这么清楚其中隐秘,自然是曲句山与玉笥山向来交好,旦洲名山有三,曰匡庐、曰玉笥、曰阁皂,而建炎江西道中的三山符箓也是极负盛名,曰龙虎、曰曲句、曰阁皂。

  江西一道之中五大名山汇集,可谓夺天地之造化,钟灵毓秀,五家的山、医、命、相、卜五术各有造诣,五山道教之间也是关系匪浅。诚然曲句山视符箓一道为下乘,曲句山符箓却依旧是冠绝天下,虽然建炎本朝以来逐渐没落,却依旧是御前诸宫观教门之一。

  话说回来,曲句山上的瘿钵与玉笥山上李祖殿中的颇有渊源,说是五百年前是一家也不为过。

  玉笥山《承天宫记》中记载了李祖殿目前有一颗仙树,因为玉笥山处在群玉山脉之中,传闻是西王母道场,所以这棵仙树也被称为小黄中李,说是此仙树果实形似杏,核似桃,食之可延年,但是五百年来果实从未枝上熟过,皆是清明前后落果,且此果食味甚酸,亦无裨益与身体,只是李祖素来喜在树下休憩,有时候也爱看《词话》,树影随风摇曳,李祖喊一声“黄中李”,便能叫它老实几刻。起跟脚本是五百年前李含光造访曲句山时,后者为表示道门情谊所赠的一节仙苗的枝条扦活的。

  玉笥山上这一株不结好果,曲句山上那一棵却是前朝皇室贡果,相传那棵仙树的兴衰与前朝皇室的存亡共始终,前朝覆灭之后,曲句山上的仙树也是当年枯死,一树果实皆尽腐毁。

  后来李祖听闻此事,派人从山上已经颇为繁盛的仙树上折下仙枝,请去曲句山上,曲句山迎回仙枝后,又是花了近十年时间养育才成活下来,两山之间也算是缔结了一段善缘,只不过经此一事之后,两山都再无黄中李的果实了。

  其实这事的确是玉笥山太过厚道了,要知道当年曲句山根本没有赠与过李祖一节枝条。是那李含光厚颜偷了一颗还未成熟的黄中李,囫囵吞下之后,憋回玉笥山上拉出来的,即便是叨天之幸成活下来,也是先天不足,胎里毛病……

&emsp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