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人性的光辉第2/4段
谬,讲好了就精彩。”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国内也有很多特别离谱的事,不知情的人打死都不会相信。
李谦脑海记忆里有一部专题纪录片《巡视利剑》,第二集里有个牛人,通过学历造假、入谠材料造假、家庭关系造假、年龄造假、工作经历造假,从一个高中毕业的企业老板开始,先是造假弄了个民办教师的身份,又通过校长关系成为了乡镇公办教师编制,慢慢一路成为司珐部正治部主任,副部级高官。
那部专题纪录片让李谦现在都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人,一年副科,十年正厅,从乡镇到县、市、省、京城,一路升级吗,最后做到了副部级。
十一年上正厅,官场都不敢这么写,更何况这人所有一切资料都是假的。
这件事谁看谁都觉得荒谬,不过了解整个过程的话,一步步的升迁却都那么“合理”,至少能说得通。
事情本身有没有逻辑不重要,而是看该怎么去描述,电影也是如此,哪部电影不是靠想象编出来的。
苏仑若有所思,好像大概明白李谦要表达的意思了。
“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有力的剧情做支撑,那不管多了不合理、不合逻辑的情节,都能做到合理?”
“差不多。”
李谦点点头,又道,“不过太脱离现实、和普罗大众的认知完全相反的情节,就不管怎么去描述,都很难让观众觉得好看。”
“李导,我明白了。”苏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
《月球》剧组开拍20多天了,苏仑也干了20多天的执行。
这是她第一次做执行,虽然好几年前就在马小刚工作室工作了三年,参与了他两部电影的拍摄,不过和现在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当时虽然也是大导演,但是无非做一些各部门最基层的事情,属于那种随便找个人在剧组待几天就能做的事。
这次20多天的执行生涯,虽然因为是独角戏,也没有太多需要她忙的地方,但是也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导演应该做的事。
前期的分镜剧本、故事板创作过程中,李谦和摄影、美术讨论的时候,也会让他在旁边看着,可以说经历了一部电影的所有程序,除了坐在监视器前喊“咔”了。
专业性的东西,中戏都能学到,每个导演系毕业的学生都不缺,但是作为一名创作者,怎么去讲故事,把故事讲好,她并没有什么头绪。
苏仑又说起了自己对电影的研究,“李导,我研究过半年的心理学,也看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电影,每次都会画出一幅观众心理曲线图,去了解观众和影片的互动关系。
比如说,开篇有多长时间是天使时间,能让我尽量地去在这个时间里讲述人物、背景,观众看多长时间会厌烦,需要转换节奏了,多长时间应该出现阶段性的小高潮...”
这是研究套路了?
好莱坞现成的商业电影叙事模式不就在那嘛,还用搞这么麻烦。
李谦有些无语了,“绝大多数电影直接参考好莱坞三幕式的结构就行了,自己再根据情况稍微改动一点,这样基本不会有问题,有那个功夫多研究镜头内、外部节奏吧。”
叙事结构这个简单,再笨的套公式总会,好莱坞那套理论是经过时间检验的。
主要还是镜头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外部节奏就是镜头的剪辑手法,内部节奏就涉及到人物动作的速度、力度,摄影机运动速度、方向,音乐、音响、色彩、光影的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