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复制博州之模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为两地差异,所以汾州基地的广播除了普通话节目采用博州基地的之外,方言的广播都是自己组建的宣传队伍来负责。谢潜就被李纲安排来负责这事。虽然这跟自己的调遣完全不同,可是在这个顶级文臣面前,谢潜也没有反抗的份。

  这些文人都被李岩庞大的图书馆折服了,这个时代哪见过这么多的书,而且印刷精美,甚至很多还是彩色版本。在这个时代,虽然读书至上,可是又有多少人因为买不起书或者找不到好书多而耽误了学业。因为书太少,所以体现出了地方大儒的价值。这点让李岩想起小时候上学,老师手里的教学参考书。对那时候的他们而言,那简直就是神奇的东西。教科书里看不懂的东西,参考书都解释的清清楚楚。想要有好成绩,都要托教师子弟从家来拿来半夜悄悄的抄录。

  而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宝库,以往很多困惑的内容,总是能在这个图书馆里找到相应的书籍,得到解答。在这些面前,只要有书看,哪怕让他们造反,估计也会义无反顾。这可能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感觉。

  因为高山的阻隔,汾州相对要比博州气候温润。这个时节还没有下雪,交通还没有受到影响。女真的西路军也正在往开封挺进的路上。

  或许金军这两年在河北路的暴行,让李岩的救国军成了最大的赢家。本身在历史上,这个事情河北路形成了不少的抗金势力,只是影响力都不大,最后都被金军围剿殆尽而已。现在这个状况,谁能给李岩比宣传力度、比财力、比号召力?

  短短十几天,就已经有十几万人来投。排除掉一些打酱油的之外,在这样的一个基数下,选拨人才相对要更容易一些,特别是一些博州非常短缺的工匠。这个时候,河北路厚重的历史积淀就显现出来,各种人才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向汾州聚集。

  为了方便管理,李岩又从博州基地调了一批人过来临时帮忙搭建管理团队的框架。每天都是海量的钱财和物资输出,有种被吃大户的感觉。估计现在的朝廷都舍不得拿出这么钱和物资来养人。哪怕是因为资源太多不怎么心疼的李岩,心里也恨恨的念着回头一定去金国的国都把这些损失都捞回来。

  或许等一切尘埃落定,才能体会出提前培养人才的价值。汾州基地同样招揽了不少名医开设了医院,整体实力要比博州医院要强不少。李岩经过乔装改扮以应征大夫的名义进入汾州医院开始了他坐堂大夫的生涯。

  因为他白大褂、戴口罩的特殊造型,又因为医路不循常规,倒也闯出了一些名声,当然这是后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