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开封城的犹太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岩对于开封存在外国人还真不太了解,专门召集了李纲和开封府衙的老人询问情况。这才了解到自唐朝始,就有不少外国人因为经商、传教、卖艺等各种原因来到中原,只要有官方的许可,慢慢这些人就定居下来。

  宋朝以后,朝廷对这些外国人也采取相对比较宽容的态度,必究是天朝上国,四方来朝是好事。很多大食人、天竺等地的外国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开封因为是国都,所以往往成为他们定居地的首选。其中有一支天竺来的犹太人在后世比较有名。

  开封犹太人始于北宋徽宗年间。大多从天山南麓入境,先是经商,后逐渐定居下来。这个族群信奉犹太教,旧称“天竺教“,后改称“一赐乐业教“,俗称“挑筋教“。开封有犹太会堂,称“清真寺“,建于金世宗大定三年毁于十九世纪中叶,延续了七百余年。由“掌教“主持,信仰耶和华,不设偶像,做礼拜,诵希伯来文经典,行割礼,遵守安息日、逾越节、普珥节等节期。食肉必先挑筋,戴蓝色小帽,故又俗称“蓝帽回回”。不食猪肉,不与异教徒通婚。定居以后,与汉族友好相处,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如尊孔尊儒,春秋两季都去文庙参与祭典;清真寺内供“万岁牌”,上书皇帝名字;又增设“祖堂”,祀奉祖先。明代以后,与异族教徒不准通婚的禁律放松,逐渐为汉族同化,部分犹太人改宗回教而成回族,人口逐渐减少,宗教意识也日益淡薄,至十九世纪初,已完全停止宗教活动。

  根据后世的记载,很多犹太人不认可开封的犹太分支,因为传统的犹太人是按照母系传承,而这些犹太人按照中原的传统是按照父系传承。

  这件事情看起来是户籍问题、身份问题,其实是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现在的处理办法是征求他们个人的意愿,签字承诺愿意遵守元朝法律和制度的,可以发给普通的身份证明。如果有异议或者犹豫的,可以发给签证证明,限期离境,或者到期之后继续申请签证。

  对于商人,李岩以后不会允许外国商人进入内地经营,只可以在划出的口岸经商和交易。要避免后世那种大量的所谓旅行家、探险家,进入国内进行传教、探查地形以及文物盗掘等活动。

  现在开封的犹太人和后世的大量开封回族还不是一回事,开封的回族大部分是金、元时期从中亚迁移过来的大食人等信仰***教的民族,慢慢在与中原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族群。因为那个历史上强大的蒙元帝国估计不会出现了,所以这些民族大量内迁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而且犹太教的清真寺和后来国内大量的***教清真寺也不是一回事,只是因为犹太教的影响力太小了,慢慢的清真这个词就成了***教的专有名词而已。

  接下来对于宗教一定要进行某种限制,比如在国内的宗教不允许在公共的宗教场所使用汉语之外的任何语言,不允许在批准的宗教场所之外传教等等,还要跟老百姓普及宗教和邪教的区分等知识。甚至,李岩都在考虑,从现在开始,禁止其他未经备案的宗教再进入国内。当然这是后话,需要系统的做安排。

  十字军东征把基督教带到了世界各地,宗教也是一种文化。李岩会尽力阻止这种文化的入侵。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