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存废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宋朝人认为汴河乃建国之本,不同于一般水利河渠。北宋政府“置官以司之,都水监总察之”。宋朝由汴河每年遭运江、淮、湖、浙粮米到开封,有八百万石。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对汴河的繁盛进行了细致描绘。孟元老说:“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汴水是古城开封的一条生命线。

  由此可见,汴河主要负责淮南、江南、两浙、荆湖、广南等路和四川一部分物资的运输。与唐制基本相同,宋朝时东南物资先是运送至淮南上的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泗州(今安徽泗县)、楚州(今安徽淮安)、扬州等地转仓,再运送至京师。

  从经济角度来讲,李岩更希望利用南北的海运来解决粮食和其他物资运输问题,而且以他的了解,开封所在的中原地区自古便是大粮仓,只要运作的好,无需从南方大规模调粮。封建王朝之所以致力于将粮食运到京城,无非就是担心安全问题,而安全问题根本不是李岩所担心的。

  李岩现在正在进行的黄河改线工程会影响到开封周围的水系,对于运河的未来运转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通盘考虑。从后世的经验上讲,一个城市有水也就有了灵性,但是如果过于水运,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未来铁路运输会解决大部分的南北运输问题,在铁路没有贯通之前,也可以依靠海运来运输。但是毕竟是几百年的运河,如果直接就这么废了也有些可惜。具体怎么用,得看过之后再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直接用后世的经验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就有些想当然了。皇家的船队由金明池出发驶入金水河,开始了南巡之旅。经过了几座桥梁之后,李岩就大致明白运河的命运了。

  因为各方面的技术原因,现在过河的桥梁为了保证船舶通行,不得不采用拱桥的形势,而拱桥会给今后的汽车通行带来很大的麻烦。而在于其他河流交汇的地方,因为有水位差,又不得不使用水闸分级经过,或者货物下船,人工或者畜力拉船翻越河堤。虽然古人用智慧解决了这种工程难题,但是就全线贯通而言,的确是带来了非常多人力和物力的损耗。

  走了几天,李岩大体心中有数,派朝中官员在后面到各处专门调研运河兴废对经济的影响。李岩带着部队就早点出发到洞庭湖,用这一战形成对江南各种势力的震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