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百斩魂归第1/3段
宛城的守将名为古永江,楚国将门之后。
当年楚朝阳的父亲遇害后,武迎婥出于时局的考虑不得不启用这位已经解甲归田的老将军。
其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古永江自打被勒令还乡后,就感觉跟丢了魂似的不自在,天天在家里发脾气。儿孙都孝顺,可偏偏自己就喜欢统兵打仗,享受不来这含饴弄孙、浇花遛鸟的活。
这位从太祖时成长起来的将领,一身功名基本上都是在太宗在位时打的。除了第一次楚御烽率兵讨伐齐国,曾用他为中军主将,之后便为了他的健康着想,让他驻守边关,直至赐封武关侯荣退下来。
那日噩耗传回楚国,他听到后二话不说就拿出了压箱底的盔甲,一身戎装就要去为先皇报仇。若不是全府的人给他跪下,只怕这位老将军早就奔往边关。他跪在地上遥拜亡灵:
“老臣有负皇恩呐!!!有亏太宗啊!!!”
那之后,他重又振作起来,每天早起练刀,耍的生龙活虎。他觉得只要自己一天不死,就必须为大楚、为这份国仇积蓄力量。
不久,皇太后的懿旨便下来了。
老将千里走单骑,只携了一腔的悲愤、一身的戎装、一柄八尺六寸的吞月刀,带着任命诏书连夜赶往边关宛城。
当城头在望,他却止不住泪流。
厉兵秣马这么多年,他明白皇太后当初为何要那么决绝甚至无情,可心中的怒火却还是越烧越旺,他担心自己撑不到那天。
“这位兄弟,麻烦通报一下古将军,就说故人来访。”
守关的小伍长打量了这一老一小:
“你叫什么名字?”
“就说来人高九重。”
“他呢?”
楚朝阳这会儿正举目四望这个边关之城,不管是军容还是进出的百姓、商人,一切管理的都井井有条。
高九重笑道:
“赢天。”
小兵点点头:
“好,在这等着。你,去通知下将军,说是有两个自称他故友的人造访。”
高九重拱手道谢,楚小黄却一点不外介,张口问道:
“这些年边关安定吗?”
那个守兵的小伍长警惕的打量这个人不大、说话口气倒像是上级问话的少年:
“不该问的别问!那个人,还有你们,挤什么挤?!不知道排队吗?你爹死了还是你娘死了?!”
楚朝阳拦下要开口的高九重,看着那个小伍长过去维持过关的秩序:
“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也跟宛城一样这么有觉悟。”
“时间一大把,看看不就知道了。”
“尽说大实话。九会文,那几个人交给你了,应该有用处。”
高九重正眯眼盯着那些个不老实的人,应该是别国混进来的探子。
“老——”
两个人正津津有味的看着,就见古永江驾着一匹马赶来城门口,还没等他开口,高九重就摇头示意。
那古永江顿时明白,朗笑着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快请!”
楚朝阳点头上马,让他们二人在前面说话,自己在后面缓慢而行了。此时看到城内稳固的防御战备,才知道是皇祖母为何挑了这么一位老将军来把守楚国西境的咽喉要塞。百姓们看到将军纷纷驻足低头致意,足以看出古永江治城的严明。
“臣,古永江,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楚朝阳本想让这位老将军免去如此大礼,看到宛城忽然想起了出宫前在尚书台看的百官文录。
这百官文录,是自己的父亲当年命史官梳理出来的,记载了楚国历代能臣的卓越贡献,哪怕是一句话。
在他看到古永江的卷宗时,发现上面记载了他为献策时说过的一番言论:军者,国之刃也没等他开口,高九重就摇头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