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搜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穆宣说道,“事情闹得越大越好,乌禄就无处藏身了,他身受重伤,又中了毒箭,不现身治伤,过不了几天,他就会毒发身亡!所以……”



  他眸光一转,冷笑着道,“只要他还想活,就一定会现身。”



  骆福财和宗无极听着他的分析,都表示赞同。



  三人又作了详细的计划,决定晚上去闯万俟卨的丞相府。



  ……



  于是,初二这一晚的新丞相府,发生了刺客行刺的事件。



  刺客在书房里寻找着文书,发现万俟卨来了,马上拔剑而刺。



  吓得万俟卨大声惊呼,“来人啊,抓刺客!”



  刺客夺门而逃。



  万俟府的家丁,提着灯笼在府里四处搜寻刺客。



  却没有找到踪影。



  家丁们追查到天亮时,有人在书房的门口捡到了一封信。



  万俟卨抖开信纸来看,发现里面写的是金文。



  他曾经出使过金国,认得不少金文。



  信上的内容,是一位女子写给丈夫的。



  “……尝谓女之事夫,犹臣之事君。臣之事君,其心惟一,而后谓之忠;女之事夫,其心惟一,而后谓之节。故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良以此也……”



  落款写的是,乌林答氏。



  这是……



  万俟卨想起一件事来,去年,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金主看上了完颜乌禄的妻子。



  找着借口说,完颜乌禄意图谋反。



  完颜乌禄反驳说没有反意,是诬陷。



  金主要求完颜乌禄送上妻儿到大都为质,才相信完颜乌禄的话。



  完颜乌禄的妻子乌林答猜出了金主的恶意,不想受辱,在半路上投湖自尽了。



  临终前写了一封绝笔信。



  完颜乌禄为了纪念亡妻,一直带着那封信。



  而这封,又出现在这里……



  这么说,昨晚行刺的人,是完颜乌禄?



  万俟卨捏着胡须,沉思起来。



  他得到秘密消息,完颜乌禄已经往临安城来了,是想面见高宗,求高宗助他夺得帝位,为妻子报仇。



  可按情报的时间来看,完颜乌禄应该在大年三十就到了临安城,但今天都初二了,还不见终影。



  莫非,完颜乌禄前来临安,并不是真的要见高宗,而是要杀他?



  万俟卨想起往事,越发证实这件事情是真的,确认完颜乌禄要杀他。



  因为当年他出使金国的时候,曾和完颜乌禄发生过冲突。



  万俟卨想到这里,越想越害怕!



  不行,他得先下手为强!



  他要查出完颜乌禄在哪里,杀了完颜乌禄向金主邀功,这样一来,他就能促进两国交好,高宗也会赞赏他。



  杀一人,讨好了两国的君王,这真是一箭双雕的事情。



  不过,万俟卨为了不让别人抢走这个大功劳,没有对外说,是完颜乌禄在刺杀他,只说要抓刺客。



  他命家丁赶紧去临安府报案。



  丞相府遇刺,临安府当然不敢怠慢,几乎派出了所有的衙役,满城搜查。
< />


  不行,他得先下手为强!



  他要查出完颜乌禄在哪里,杀了完颜乌禄向金主邀功,这样一来,他就能促进两国交好,高宗也会赞赏他。



  杀一人,讨好了两国的君王,这真是一箭双雕的事情。



  不过,万俟卨为了不让别人抢走这个大功劳,没有对外说,是完颜乌禄在刺杀他,只说要抓刺客。



  他命家丁赶紧去临安府报案。



  丞相府遇刺,临安府当然不敢怠慢,几乎派出了所有的衙役,满城搜查。



  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之家,没有一家放过。



  当然了,这是丞相之家遇刺,除了几家皇亲,再没有哪家大得过丞相之家。



  连秦熺的府上,也被衙役们搜了一圈。



  秦熺不敢当面骂,等衙役一走,他叉腰大声骂道,“蠢货刺客,杀个老头都杀不死,拿钱不办事的蠢货刺客!”



  搜了主城区,衙役们又搜人烟少的副城区。



  比如西湖那一带。



  这一带,有衡阳公的别院静园,和骆诚李娇娘住的榴月园,再便是几个闲居的书生。



  书生们住的是陋室草棚,里里外外不过是三两间房,站在大门口,就能看清全院相貌,搜也不必搜。



  衡阳公不在静园住,年底就住到城外的芙蓉山庄去了。



  他嫌弃城里的爆竹声太吵。



  城外住户的房子,隔得远,鞭炮声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的刺耳。



  静园中只有一对老仆在,没有多的人住,衙役们不敢多搜,只走了一圈就出来了。



  接下来,他们来到了榴月园。



  目前,这所宅子的人是最多的。



  十来个衙役一起敲开了宅子门。



  守门的人看到来人不善,马上一脸的警觉,冷冷问道,“几位公爷,有何贵干?”



  以前呢,他们都以为骆诚和李娇娘,只是两个普通的有钱人,沾了赵琮的光才买得了大宅子。



  可没想到,骆诚的身份竟然是成阳公主的儿子。



  整个宅子的人都扬眉吐气起来。



  如今面对这些曾经趾高气扬的衙役们,他们一点都不害怕。



  成阳公主是喊冤而亡,事情查清后,赵氏的宗亲们都觉得对不住成阳公主。



  不少人上谏,要求高宗善待成阳公主的儿子。



  再加上衡阳公一直力挺骆诚,高宗对骆诚的态度,也客气起来。



  因着这层原因,临安城的大小官员们,都不敢对骆诚施威。



  主子们都怕骆诚,更何况下面的衙役们?



  但眼下是丞相府出了刺客,虽然衙役们怕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