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这辈子她注定和谢岚对立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杨雪琴感激的看着她,“好,谢谢你啊,如玉。”

  钱如玉因为刚才情绪太激动,说了太多话,这会嗓子发干。

  刚才,她对她父亲说的话,是不是太重了?

  可他那人,不骂狠点,他醒悟不了!

  钱紧到底是她亲爹,杨雪琴再怎么着是后妈,她又怕杨雪琴有她撑腰,使唤钱紧的时候用力过猛。

  尤其她还说了让他们离婚那样大逆不道的话。

  她眼眸微闪,轻咳一声,语气放软,朝杨雪琴又说道,“我爸那人就是有点轴,可能书读多了,脑子里被乱七八糟的东西装满了,以后让他干点活,多贴近大自然,放松心情,保不齐性格都能变开朗,总之,你们是夫妻,都互相理解着过日子吧,我说让你们离婚是吓唬我爸的,你可千万别当真。”

  “我知道,我们都一把年纪了,还离啥婚,都是二婚了。”

  杨雪琴看了眼钱如玉,欲言又止。

  她纠结了几秒,终于忍不住壮着胆子开口,“如玉,你真的不想认你城里的亲妈呀?”

  钱如玉掀了掀眼皮,怪异的看向杨雪琴,“我何时说过要认她?”

  “没,我就是随便问问。”得了钱如玉的肯定,杨雪琴的脸上明显松了口气。

  不认就好。

  她真的,好担心,那个女人哪天回来。

  钱如玉不想继续关于谢岚的话题,“好了,快下雨了,我先过去了,这是给小斌和珍多买的新鞋,小斌明天回来让试试合不合脚,我按照他旧鞋的码数买的,应该差不多。”

  钱珍多本来兴高采烈的要试新鞋,没想到姐姐和爸爸吵了起来。

  她缩在门板后面,看着爸爸去干活,妈妈和姐姐又和好如初,她揪成一团的小心脏才放松下来。

  钱如玉摸了摸珍多的头,“珍多,姐姐走了,明天早上把新鞋穿过来让我瞧瞧哦。”

  钱珍多声音脆脆的,“好。”

  钱如玉刚进屋,雷雨就噼里啪啦的开始下了。

  她住的房间年久失修,这次的雷雨来的很猛,屋顶可能是瓦片斜了还是怎么回事,开始滴嗒嗒的漏水,她找了个脸盆放在地上接水。

  钱有财在钱如玉说自己的所住的偏房下雨天漏雨的时候,就放心了心上。

  这会急忙过来查看,果然,靠门框处一直往下滴水。

  让孙女住这样的房子,他心里感到愧疚难当,更加坚定了要早日盖新房的打算。

  好在雷雨来的快去得也快。

  刚才还黑压压轰隆隆的天儿,这会太阳已经出来,天边还出现了一道彩虹。

  晚上,钱如玉早早就上炕睡了觉。

  明天还有一堆事等着她做。

  村里人囤的草药,该收了。

  第二天,钱如玉起来的时候,外面大榕树上有鸟儿叽叽喳喳在叫个不停。

  下了雨后,空气更加清新,院子里弥漫着槐花香的味道。

  她家是土院子,这会还有些湿,她扫好院子,等太阳照射过来晒干潮气,铺彩条布收药。

  刘晓伟早早的就去了赵家村,昨天下雨,他要去看看钱梅姑姑昨天有没有把院子里的草药装起来。

  药材若是淋了雨再晒,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很大程度上都得发霉。

  刘晓伟之前就给村里人说了,钱如玉从医院回来,才能收村里的药。

  他自己做不了主。

  因此大家伙都火急火燎的等着。

  眼看着钱家从外村收的草药一车一车的拉走,他们真是心急如焚,也无比懊悔。

  好在,背后使坏之人抓住了,村里几个妇女找田桂花和杨翠花两个搅屎棍闹了一通后,都解气了不少。

  但,草药变成钱,他们心里才能踏实。

  昨天他们回来,说今天收药,早上就有人过来问,钱如玉说等中午开始,这会院子里太湿,无法倒药。

  晌午时分,气温已经达到了将近三十度,院子也晒的差不多了。

  钱如玉和过来帮忙的杨雪琴铺好了彩条布,将磅秤和计算器都拿到了院子里。

  一切准备就绪。

  很快,就有急性子的村民背着药过来。

  看到钱如玉,他们先是打听了一番王奶奶的伤势,就又不好意思的解释,“如玉,之前不卖给你药,这事真不能怪大家伙,都是田桂花和杨翠花那加黑心肝的在村里散播谣言,她们就是和你有仇,见不得你好。”

  钱如玉笑道,“婶她们不光见不得我好,还见不得大家多卖钱呢。”

  “我这倒是没啥损失,毕竟哪里收药不是收?药价这么高的药贩子,可就我一个,本来人药材商都收够量,打算停止收购了,我好说歹说,人家才愿意把咱村这批货走起。药材商说了,价格可不能像以前那么高了,不然,他得赔。”

  “啥?要降价?”刚倒了一半柴胡的王婶急了。

  手里提着尼龙袋,望着自己倒在彩条布上的药材,装也不是,倒也不是。

  “如玉,你咋不早说?这降价了我们还咋卖?”

  “是啊,早知道你降价,我们就卖给老黄了,还等这么久干啥。”

  钱如玉看着来卖草药的这几个村民,翻脸如此之快,她倒是没感到一丝生气。

  都是因为穷。

  老百姓挖点药,本身就卖不了几个钱。

  药材价格高一毛降一毛,对他们来讲,太重要了。

  “婶,看你激动的,我话还没说完呢。”

  在众人的注视下,钱如玉笑着开口,“本来药材商是主张降价,但我没同意,大家挖点草药不容易,又特意等着卖给我,我哪能让大家吃亏?”

  这就是拉拢人心。

  “那就好那就好,赶紧称我的药吧。”

  自从买了磅秤,再也不用拿着长棍两个人抬着称药了。

  省时省力。

  就是村民们很多都没接触过磅秤,不太会认,总怕秤不准,轮到称自己的药时,总要盯着瞅很久。

  钱如玉会很有耐心的教他们如何认磅秤。

  “叔,这是千克,也就是我们说的公斤,一千克等于一公斤,你看,你的药是二十五千克,也就是五十斤。”

  “好好,你说公斤我就清楚了,什么千克,还真没听说过。”

  村民里络绎不绝的往钱家背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