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钦差到来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彼时,陵阳城各项已在修建之中,城外村庄被洪水摧毁的百姓民房,也修建了大半。



钦差一来,自然先入住随州知府的衙署。



其府衙也在陵阳。



可钦差前脚刚到,后脚便将在外忙碌,指导人们修建堤坝的周修文给叫回去了。



彼时,云莞的酒窖已经修建得差不多,她听说了此事,便忍不住问萧韫之“此次朝中派来的是何人,可是个能顶事的?”



此事,萧韫之倒是知晓,“为首的钦差名为郭敬山,是朝中一位老臣,如今已经过不惑之年,原本是做御史出身,不过,御史做得不太如何,没揪着几件皇帝的事儿,倒是找了一大堆的理由和借口,将朝中几位陛下不太喜欢的臣子参到了致士,调任。后来几经调任、升迁,现任参知政事,乃陛下的近臣。”



云莞凝眉想了一下,并不太明白这个官职意味着什么,但一听就知道,这位郭敬山不是什么好鸟。



萧韫之瞧着少女苦恼的模样,再次解释道“参知政事大约便如阿莞偶尔看的话本里,丞相的副职。”



云莞总算明白了,但她觉得很是奇怪“照你这样说,这位郭敬山还有待商榷,南方发生水患,钦差到来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治理水患?我以为,应当派工部之中懂得治理水利的官员来视察。”



萧韫之摇了摇头“派什么人来,看朝廷是想治灾还是治人,治什么灾,什么人,不过,此次来的,还有一人,或许阿莞曾经见过。”



云莞心中有些堵,看来朝廷治灾的诚意比她想象的还要低,“什么人?”



萧韫之道“恩国公府的公子,姚青山,我记得当初千山酿在京城开店,姚家的人与阿莞生了些矛盾。”



云莞这才恍然大悟,“我记得顾庭曾说过,姚青山乃现任工部侍郎,是恩国公府满门,唯一一位在朝中拥有实权的人。”



她当时还想着,说什么陛下对恩国公府多么宠爱,浩大一个府门,还不是只有一个姚青山手中有实权?



云莞皱眉道“这人,靠谱么?”



萧韫之幽幽道“或许,姚青山比郭敬山靠谱一些。”



而此时。



济州知府的府衙里,郭敬山正在骂周修文。



“不抑米价不抑米价,你看看,现在陵阳城的米价高成了什么模样?”



“本官一路南下,各地的州府县衙,无不抢着救灾,强令百姓开垦田地,到了陵阳城倒好,周大人,我听说你鼓动城外的寺庙大兴土木,大修佛像,百姓不修堤,不种地,倒一个个跑去山上修建寺庙去了!”



“本官一路进城,才走了几步,城里就这样大兴土木,你身为陵阳城的县丞,却不加以抑制,你简直枉顾百姓的性命!”



郭敬山不带喘地数落着周修文,就差将周修文骂成个昏官了。



此次的钦差以郭敬山为首,跟着来了七八个人,此刻坐在书房里,也都私底下议论,皱着眉头,说周修文的不是。



“周大人毕竟年纪还小。”



“周大人才上任两年,思虑不远……”



这些人一来,半点也没有问过周修文的想法,好似他们都是生在陵阳、长在陵阳,比周修文还了解陵阳城的人似的,一落定便骂人。



周修文却一直脸色冷淡,对于郭敬山长达一刻钟的怒骂,半点不耐和愤怒也没有,看得郭敬山被气得面色赤红“本官本次奉陛下的命令来南方视察水患,协同各地官府一道治理河道,陛下有言,若是为官不正,本官具有夺职之权,周大人,你这般治灾,还有何话可说,可对得起陛下对你的器重?”



陪同在一旁的济州知府齐大人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有心替周修文辩解两句,“郭大人……”



郭敬山抬手道“齐大人不必说,也不必为周修文求情,本官倒要看看,他到底有何话可说,到底认不认罪!”



周修文抬眼看了一眼怒气冲冲的郭敬山,淡淡道“郭大人之责,恕下官难以认罪。”



“你说什么!”郭大人瞪大了眼。



周修文拱手,不急不缓道“水患发生之后,下官便组织官兵与百姓救灾,从六月二十五至今,已有一月,桃花江堤坝裂口已经补上,两岸江堤补修已完成十之有五。陵阳城下八个乡镇,七十二个村庄村屯,其中五十三个村庄,皆受灾严重,灾民百姓多达八万余人,至今为止,五十三个村



周修文却一直脸色冷淡,对于郭敬山长达一刻钟的怒骂,半点不耐和愤怒也没有,看得郭敬山被气得面色赤红“本官本次奉陛下的命令来南方视察水患,协同各地官府一道治理河道,陛下有言,若是为官不正,本官具有夺职之权,周大人,你这般治灾,还有何话可说,可对得起陛下对你的器重?”



陪同在一旁的济州知府齐大人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有心替周修文辩解两句,“郭大人……”



郭敬山抬手道“齐大人不必说,也不必为周修文求情,本官倒要看看,他到底有何话可说,到底认不认罪!”



周修文抬眼看了一眼怒气冲冲的郭敬山,淡淡道“郭大人之责,恕下官难以认罪。”



“你说什么!”郭大人瞪大了眼。



周修文拱手,不急不缓道“水患发生之后,下官便组织官兵与百姓救灾,从六月二十五至今,已有一月,桃花江堤坝裂口已经补上,两岸江堤补修已完成十之有五。陵阳城下八个乡镇,七十二个村庄村屯,其中五十三个村庄,皆受灾严重,灾民百姓多达八万余人,至今为止,五十三个村庄的幸存百姓,皆已全部安置安成,野无流民,百姓垦荒,颇有成效,已于五日前,将秋种的种子全部种下,城内驿站、学宫官舍等兴修土木,可为至少五千百姓,千余家庭某一生计,至今,陵阳城无一处,无百姓发生暴乱。”



周修文条理清晰,将灾后重建之事,告知郭敬山等人,而后才道“下官自认灾后治理,未曾出过差池,日日游走乡间,百姓生活明显好转,不知罪在何处。”



郭敬山愣了许久,他没听任何人说过陵阳治灾的成效,倒是一路从北方而来,别处的灾民,仍有许多无家可归,一片一片地聚集在城池之外,无法安置。



到了陵阳,一进城便听闻周修文大兴土木,成立熙熙攘攘,便非常愤怒。



这时候,济州知府齐大人才终于能找到替周修文说话的机会“郭大人,正是如此,济州四座城池,陵阳是灾后恢复最快的一座城池,如今,其余的城池,也颇有效仿周大人之法之意,周大人之举,实在是为百姓着想。”



郭敬山骂了一刻钟,最后发现自己骂周修文的话,完全不占理,面上有些不太好看,但他本就是做御史出身的,最会挑过错,正待说什么驳回面子,始终没有说话的姚青山皱眉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抑米价,为何不召集粮商富户捐粮?”



同是京城权贵之后,周修文与姚青山年纪相差不大,自然也早就相识,只是,两人之间的交集并不多。



还不等周修文回答,齐大人便赶紧道“姚大人有所不知,洪灾发生之初,官府也曾抑制米价,只是……彼时粮商藏粮,市无粮铺,实在是……”



周修文道“富商手中虽有银两,但官府却不能强制百姓捐款,不抑米价,亦有不抑米价之理,诸位钦差大人若是细细了解过自洪灾发生以来陵阳城米价的涨跌状况,便知,陵阳城的米价总体而言,在缓慢回落。”



郭守敬在内的钦差,才刚刚来到陵阳,了解的情况不多,自然不晓得洪灾发生一个月以来的状况。



但来人皆是陛下钦点的钦差,自以为权势过大,又岂肯被一个小小的周修文落了面子,立刻有人道“便,便是这样,周大人如何敢保证米价可回落至洪灾尚未发生时候的价格,让百姓能买上粮食吃?”



周修文淡淡道“恕下官不能保证,但货多则价贱,米价回落是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