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竹林间有座小小书院第2/2段
如琴、棋、书、画这四个王宇的近身侍女,自然要趁着端茶送水的功夫蹭蹭课,而春泥、秋燕等丫鬟、仆役也有事没事往竹林这边凑,大家都有一颗上进的心。</p>
这些是自己人,也无所谓了。</p>
还有一些附近知道了消息的民众,也会带着自家的孩子过来旁听。只是,家长来了之后,往往也不愿意离去,纵然惦记一天生机,不得不离开,也是一步三回头,艳羡着那些无事一身轻的神仙中人。</p>
有些来竹林旁听的人,甚至带了束脩,觉得自己不是白听课,表现得胆子大一些,有些人则空着双手,显得畏畏缩缩。</p>
对此,王宇一视同仁,不仅不要任何孩子的束脩,还会给每个孩子分发纸张、笔墨练习,甚至中午还会给贫家子弟提供一顿丰盛的饭食。</p>
教书育人本就是一件积累公德的事,怎么能用教育产业化办辅导班来坑蒙拐骗赚钱呢?</p>
王宇希望日后,能够得到的是孩子们的感激和尊重,而不是被家长、学生认为这就是我们花钱雇来教孩子读书的雇员,孩子学得不好,是他教的不好。</p>
正是因为王宇授课不收钱,除了自己义学里170个孩子,王宇也不接受拜师,旁听随意。所以,王宇也不必有任何局限,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教育体系。</p>
因为很多孩子不识字,哪怕学生中有十四五岁的少年,也要从启蒙教起。</p>
大宋启蒙方面的书籍有千字文、百家姓,这是大宋已经有了的,而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则是王宇搬运到这个时空的,一经推出,便是连前来观摩王宇授课的洛清川都惊讶不已。</p>
洛清川郑重向王宇行礼道:“凌霄先生,此三字经朗朗上口,正是孩子们启蒙的最佳书籍,不知先生是否允许……”</p>
未等洛清川说完,王宇微微一笑,把三字经的书稿递给洛清川,“拿去吧!谁都可刊印但求广而传播,多做教化,某只要求,莫要以此赚黑心钱……”</p>
“凌霄先生,前两日清川并不知增广贤文如此有趣,不知可否……”</p>
王宇微笑,又拿出一叠书稿:“拿去,谁都可刊印……”</p>
如此这般,洛清川从王宇处拿到了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的公开授权,可以随意刊印发售。</p>
……</p>
洛清川拿走了王宇的手稿,小小书院也不愁无教材可用。印刷成书成本太高,周期太长。王宇就想了变通的法子。</p>
现阶段让孩子们自己抄写三字经等书籍不现实,王宇干脆命人做了一溜报刊栏,上面张贴着王宇用正楷写的启蒙读物全部内容,甚至还有最基础的如何运笔、如何拆字的图画,这些全部张贴出来,任人观看、模仿、誊抄,只要不加损毁,不做争抢,都不做任何限制,认人观看。</p>
小小书院,教育之道,却是有容乃大!</p>
这些报刊栏和可以移动的黑板也成了王宇授课的特色。一些书院、私塾派人来观摩学习,王宇派管家福伯接待解答,甄红莲近水楼台,更是得到了制作黑板粉笔的方法,以甄家的名义在金陵府半卖半送,一时间口碑暴涨。</p>
……</p>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