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瞎操心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朝堂里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哪个拎出来不是一代名臣?



自己一个穿越而来的混子,实在是自视甚高了点。



历史上唐朝的这场蝗灾,并没有成为著名事件。虽然有皇帝老爹朝史书伸手的可能在,可是从贞观三年,还能出兵干掉颉利来看,这场蝗灾,并没有造成太恶劣的影响。



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这么上心?



想清楚了,心里就好受了很多。



感激的看了老先生一眼,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果然没错。大概也只有老先生,才会教他放开。而不管是皇帝老爹,还是整天往东宫跑、混饭吃还要臧否朝政的魏征,似乎都怀抱着培养他的心思。



小孩子嘛,主要的事情还是要玩。



整天忧心忡忡,忧国忧民的,一副把自己当救世主的恶心样子,到底能得到什么?



想通了就心情大好,推着老先生去建设的差不多的崇文馆附近,再有三五天,崇文馆就能投入使用了。



跟弘文馆不同,崇文馆因为有东宫财政的全力支持,修建的格外恢宏大气。本来应该在崇文殿和丽正殿之间建设的崇文馆,后来却改为建设在崇文殿和后宫之间。



看到眼前恢宏的建筑群,李承乾就一阵牙疼。



负责建设的工匠,还真是不客气。如果是内府出钱的话,恐怕成品也就现在崇文馆的一半大小。



入冬以前,崇文馆的主要部位就已经建设完成,入冬以后,就剩下了一些上漆打磨之类的工作。



推着老先生围着崇文馆转了一圈,特别是仔细看了内部的陈设后,李承乾才觉得将作监要的工费已经很地道了。整个崇文馆,包括建筑和室内的桌椅之类,都是将作监新制作出来的。有些首位的案几之类,还用了檀木。瓷匠也长脸,只要安置在屋里的瓷器,无一不美轮美奂。



看完崇文馆,李承乾才发现老先生似乎在想事情。



快到丽正殿的时候,老先生才抬起头,说:“说到底,崇文馆是弘文馆的小灶,老夫听闻,于崇文馆学习的勋贵子弟,过后还要进弘文馆学习,才能被委以官职。而弘文馆除了长安勋贵子弟外,寻常官员家里有才学的子弟,也能进入。这样的优待,让寒门士子怎么看啊。”



在举荐为固有制度的情况下,寻常的寒门学子想要为官,实在是难如登天。运气好的,可能在担任小吏的时候被大佬看中,得到提拔的机会。运气不好的,别说进入官场了,就连求学,都会被世家大族赶离门外。



老先生北周时就是参军出身,当时的参军,说的好听点叫参谋,说的不好听点,就是门客。



虽然他从参军一直混到了现在的太子太师,但是连参军都当不上的寒门士子,依旧是大有人在。



知道老先生对现有的制度不太满意,但是李承乾也没办法多说什么。



因为再用不了多长时间,皇帝老爹就会厌恶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影响,转而推行科举,尽可能的从寒门选择官员,来冲淡世家大族的影响力。



到时候,估计老先生的心情,就会好一些了吧。



....



热闹的年初,很快就结束了。



上元节结束,官衙开始恢复机能,放了大假的官员们,也开始恢复状态,准备迎接痛并快乐的“上班日”。



同样恢复状态的还有长孙冲等人,年前的时候,他们就离开了军营,回到各自的家里准备入学崇文馆的事宜。如果是弘文馆的话,以他们的身份,还是能嘚瑟一下的。毕竟弘文馆虽然设在宫里,但是只在皇城。



而崇文馆就不同了,崇文馆设立在东宫。在崇文馆胡来,那就是打太子的脸了。



而太子....



不管哪一家的家主,都告诫了家里孩子,绝对不能小看太子的年龄,绝对不可无礼。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