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有人洗地,说只是废除繁体字,很抱歉,并不是,乃是全盘废除,只用字母。有1918年的杂志报纸,以及后来鲁迅的笔稿为证。

  做了就是做了,没啥好说的,当时有志者人人在为国找出路,他们是先行者,允许犯错。个别主张在我们看来过于激进,是很正常的。(铺垫,鲧也是如此……)

  当然,汉字怎么能废呢?韩国就废了汉字,古籍都看不懂了。

  总之也有大量的人阻止废除汉字,最后折中了一下,为了推广普及,发展了拼音。汉字拼音并行推广,才有今日。

  从唯物历史观角度来看,他们的历史作用是积极的,最后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扯远了。

  关于夏朝文字,我怀疑夏朝的书写载体非常不易保存……甲骨文能留下来,多亏了殷商迷信,用龟甲牛骨做载体占卜,顺带写点字。

  夏朝没这习惯,如果是用布……羊皮……那真是凉了。更何谈殷商灭夏,毁了夏都(二里头发现大量被残杀的尸骸,我估计还焚了城)。

  第二,外国学者如何定论,管他干嘛?

  没有文字实证就说夏朝是虚构的,那么在相同标准下,亚历山大大帝是虚构的,古希腊百分之八十的历史,都是虚构的。

  亚历山大,所有存在的根据,都是几百年,乃至千年以后的文献记录,且是传说形式,类似于亚瑟王。

  他最大,最大的石锤证据,乃是埃及有个‘亚历山大港’城市是以他为名的。

  但是,大禹也有禹陵啊,黄帝都还有黄帝陵呢,这并不能算作证据。

  至于古希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文献,出自于文艺复兴时期……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各种古希腊牛逼学者的典籍,都没有文物石锤。文艺复兴鬼知道是复兴什么东西。

  十大最美物理实验中,有一个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公元前240年,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测量了地球周长的故事。

  用的是数学方式,精准地测出了地球周长,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与现代测量结果相比,误差很小。

  但是那个办法,学数学的恐怕都知道,扯犊子呢。

  不过它看起来又像那么回事。这是个美妙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去查。

  但是所谓的古希腊测量地球周长的文献记载,其整个过程大纲和部分细节,无比地近似《旧唐书》中记载张遂测量地球子午线的文章。

  貌似还犯了一些极可能是翻译文言文时,没翻译懂而导致的错误。以为国人不爱看【二十四史】呗?

  具体的有人论证过了。我这里就不多说了,你们感兴趣的话以后再说。

  还有,所谓亚里士多德的墓空空如也,一个字也没有,底部有一块1.7x1.3米的小石室。证明这是亚里士多德之墓的证据,乃是图书馆里一份11世纪的手稿提供的线索,说亚里士多德的墓就在那片范围。这份手稿距离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足足一千四百年……早怎么没挖出来?

  算了,算了,言归正传。

  在大禹存在的基础上,往回倒。

  传说大禹治水走遍天下,晒得皮肤黝黑,满手老茧。

  司马迁评价:“禹勤沟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载,动履四时。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锡兹”

  说大禹亲自疏通沟渠,手脚全是茧,教人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辇,一年四季都在行走天下。刚娶了妻子就走了,路过家门都不回去看。如此直到九州水患处理好,舜重重地赏赐了他玄色的玉圭。

  玄色玉圭什么意思呢?不同名称的圭是赋予持有不同权力的依据,比如遇自然灾害,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叫做珍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职能,叫做谷圭。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叫做琬圭,持有者行使处罚的职能,叫做琰圭。

  至于特大功业,则是赐玄圭。

  司马迁是西汉的,那么更早呢。

  《尚书》:“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再早点,春秋时期《诗经》:“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

  《诗经》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史料。在研究先秦历史时,它比史记更可信。

  《诗经》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这么说吧,诗经对于周朝而言,就相当于占卜的甲骨上所书写的文字,对于殷商的意义。

  不过,这些终究是文献,而不是文物。

  那么记载大禹治水的,有文字的文物,有没有呢?

  首先就有春秋时期的叔夷钟,钟上有铭文,因为是宋朝人挖出来的,保管不善,只能依稀辨认:剪伐夏祀……咸有九州,处禹之堵……

  那么现代出土的文物,有没有呢?

  2002年,从国外买回来的遂公盨,西周青铜器,铭文写: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

  没什么好翻译的,这中间有很多字已经无法辨认,我发上来的其实少了很多字,所以你们看个乐就行了。

  总之,它的历史距今两千九百年。

  但是很遗憾,距离禹还有一千年。

  值得一提的是,遂国,是个古国。历代遂公都说自己是虞舜后裔,他们祭祖祭得就是舜。

  夏朝封虞舜的后裔于遂,公爵,历夏、商、西周三代。春秋时,齐桓公第一次九合诸侯,叫大家来会盟,当时的遂公不去,于是齐桓公灭了遂国。之后遂国人想复辟,假装犒劳齐军,用酒灌醉了士兵,然后趁机杀死了所有齐军。

  齐桓公得知后大怒,下令屠城,遂国公族全死。

  作为舜的后裔,他们无比的推崇大禹的功业,可见禹没有逼过舜,更没有流放舜的儿子。

  到此为止,没有更多的证据了。

  最后的,便是山海经。

  山海经最早是一套套图,图上有文字,所以我说夏朝人用的是不利于保管的文字载体,图这种载体,几百年就没了。

  总之根据后来所有对山海经的传言,都是说山海经乃是‘禹书’。

  确实,大禹肯定是山海经的作者之一,而且禹贡献了其中大部分内容。

  晋朝人看到的版本,就跟我们不一样。

  晋人提到了一段我们看的山海经,所没有的一段文字。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穀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馀,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这段文字,据说是在《山海经·五臧山经》晋朝版本的末尾。

  从口吻来看,这明显是禹死了以后,有人写的。但至于禹死了多久,那就不知道了。

  这也是我很少解读《山经》内容的缘故。因为山经,是夏朝人写的。

  其中山经的内容,是由大禹、伯益总结的。

  而我跟你们解读的,其实大多数都是海内外经,与大荒经的内容。

  至于山经,我很少提,因为太严谨,严谨到就是数据报告,根本没什么好解读的。

  山海经,分为五臧山经、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

  五臧山经,一山连着一山,相隔多少里,出什么产物,有什么动物,动物吃起来怎么样,水从那里发,流往哪里去……都一一详实记录。

  并且每一条山脉,最后都会写下对应的山神与祭祀的方法,该给什么贡品,该以什么规格祭祀,都有详细记录。

  世人总说山海经是地理图志,其实说的是《山海经·五臧山经》是地理图志。

  山经非常详细、严谨,完全就是地理数据记录,动物百科。海经则多历史事件,海内外邦国与奇人奇物。

  山海经,就是《山经》《海经》合起来,意思便是:山珍海味经。

  不对,是山包海汇经,也就是包罗万象的意思。

  《山经》内的记载,如此一山连着一山,我怀疑就是传说中夏朝的《连山经》。

  还记得我说过的,三大易经吗?

  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周朝有‘周易’。

  周易被儒家保管的很好,始终流传,归藏失传但也给我们现代考古挖掘出来了。

  唯独《连山》始终不知所踪,也许,它并没有失传,《山海经》的‘山经’就是连山经。

  当然,没有证据,听个乐就行了。

  说了这么多,再结合【上古帝王的套路】、【灵照百里的智慧之光】解读的一些人设,我们现在可以来看山海经了。

  《山海经》:“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这是海内西经描述昆仑之虚的一段,介绍了‘河水’从昆仑虚,东北方向的冈之岩发源。

  在这段前后,还分别介绍了赤水、黑水、若水、洋水等水系。

  那么‘河水’是什么水?我想懂历史的都知道,在先秦时期,我国只有一条水系配称为‘河’,那就是黄河。

  没错,‘河’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意思,在上古它是个特指性的名词,是黄河独有的名字。

  以前我解读夸父的时候也提过,我在翻译‘河、渭’不足时,说的就是黄河与渭水不够喝。

  同样,‘江’也不是指别的,专门特指‘长江’。

  河伯不是别的地方的水伯,而是黄河水伯。

  我们现在文化中写什么河、什么河,在古代写作什么水、什么水。黄河叫河水,长江叫江水。

  山海经这里写的非常奇怪,它写黄河发源于昆仑东北,往北边流,接着又西南入渤海,然后又出海外,往西又往北,经过大禹疏通过的积石山。

  积石山在哪?

  山海经原文:“轩辕之丘……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具体考证要大段的推导,我估计你们对地理没兴趣,总之把西山经里提到的距离加起来一算,得知这座山,距离昆仑并不远,算上绕路也就一千九百里。

  答案我直接告诉你们,因为积石山并没有改名,现在还叫积石山。

  在甘·肃省,今祁连山脉延伸出去的一座山,那里确实积石遍布,大块大块的巨石堆了一地,有一条峡谷,有明显地开凿痕迹,并且有水蚀痕迹,那可能是曾经的黄河故道之一,国外学者也有考证,积石山发生过大洪水。

  黄河多次改道,光是记载的就有二十六次。

  所以上古时,黄河怎么走,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

  这段文字,你们看来也许很诡异,黄河怎么往西往北?

  其实往北没问题,黄河上游本来就是往北的,往西也没问题,黄河整体往东,但是部分河段会往西。

  黄河九曲就这个意思,它并不是一条直道的往东,如果将其河段放大细分,会发现它是扭扭曲曲,上上下下,左右左右,最终流入大海。

  山海经这里写了,最后入禹所导积石山。

  而积石山在祁连山脉,也就是说,这段只是描述了,黄河从发源到流经祁连山脉,上游这么一小段的路程。

  这么一小段路程,黄河往西往北都很正常。

  其实现在的黄河,也是这样的,从巴颜喀拉山脉流出,往东北流一段距离,突然往西北折,一直流到祁连山脉南部,才继续往东。

  另外山海经这里的渤海,不是我们认知中的渤海,在我看来是青海湖。

  因为青海湖就在祁连山脉南段,积石山南部。

  在上古,禹的时代,为了治水,与开凿了积石山,让黄河改道、泄洪。

  这段山海经,记载的就是当时的河道。

  昆仑之虚八方皆有高山,具体我不介绍了,以后专门讲昆仑时再说。

  所以积石山这段的意思便是:【黄河从昆仑东北方向的那座山流出,一路往北奔流了一段路,一直流到祁连山脉被阻隔,接着又往西南折返,折返时,流入了青海湖。然后青海湖水势上涨,冲击出一条河,也就是黄河流入青海湖又流入,继续往西,往北,直到祁连山脉大禹凿开的积石山。】

  过了积石山以后,往哪流,我就不知道了,这里没写,其实也不重要。

  总之,这一段,就是介绍黄河上游的一小段走向,顺带介绍了大禹开凿山路,疏通水道,篡改黄河。

  以上,就是山海经对于大禹治水的一个片面记载。

  山海经另一段文字,也佐证了这一点:“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这段说积石山东边有个先槛大逢山。黄河、济水都流过它,海北浸润着它。这间接证明,那里的‘海’正是青岛湖。

  关于大禹治水,山海经还有吗?有。

  《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

  意思很简单,有座朽涂山,青水流到它这就没了。还有云雨山,山上有栾木。大禹攻过云雨山。

  这个攻很有意思。

  类似的记载还有。

  《山海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这段牵扯众多,既有不周山,又有共工国,我以后单独写一章来解释,这里我姑且直接翻译。

  意思也很简单:西北海外,大荒中,有个破缺的山,叫不周负子。有两黄兽镇守。还有一条河叫寒暑水,这条河西边有座湿山,东边有幕山。大禹攻过这些共工国的山。

  这里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个是不周山地区,都属于共工国。另一个就是禹攻过这里的山。

  无论是‘禹攻云雨山’,还是‘禹攻共工国山’,其实跟之前的‘禹导积石山’是一个意思。

  就是描述大禹开山凿路,疏通黄河。

  山海经描述了鲧窃帝息壤,以湮洪水。

  而对于禹的描述,却是他‘攻’一座座山。

  也就是说:“鲧不通水性,严加堵塞,想要阻挡洪水,可人力如何与大自然相抗?最终失败,而大禹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采用开山导流的方式,宣泄黄河,治理洪水,得以成功。”

  以上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然而事实真就这么简单吗?山海经里有更多的细节。

  鲧并非不知道堵不如疏,《山海经·大荒北经》:“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