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谈国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位贵客正是从南京赶来京城赴任的,新任礼部右侍郎周延儒是也。而摆宴的则是如今在江南已经负有盛名的复社揆首张溥。

  周延儒之前是詹事府的少詹事,因为朝中东林党人皆被驱逐,身为东林后进的他也被牵连,被贬去了留都,掌南京翰林院事。

  他虽然是东林党人,却是个没有什么气节的骑墙派,不然也不会在之前阉党清洗东林党人的那场风波里独善其身,只被贬到南京翰林院。

  而这张溥则是为了明年开春的会试,进京赶考而来。

  说起这个张溥,那可真是一号人物。未曾科举,便已经名满东南。

  天启四年,他与一帮江南年轻士子学东林前辈,私下结社评论时政,起初取名为应社,后来改为如今的复社。

  天启六年,张溥领着一帮复社年轻士子参与了苏州抗税暴动,又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一时名噪天下。

  两人各自饮尽杯中美酒,张溥笑着说道:“学生到京城也有几日了,听闻教坊司里的妙玉姑娘色艺双绝,是这教坊司里的头牌花魁,尤擅歌舞,因此今日特地在此设宴,为挹斋公接风洗尘。”

  周延儒面露微笑,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乾度有心了,此番倒让你破费不少。”

  “挹斋公何须与学生客气,如今魏阉已除,寰宇澄清,挹斋公等东林前辈能够重回中枢,正是我等天下士子的期望,学生也是聊表心意而已。”

  张溥说着又独饮了一杯,转换了一副郁郁寡欢的面孔,哀声叹气道:“只是如今虽然魏阉已死,可圣上只惩处了崔呈秀几人,但朝中还有诸多阉党未被清除,实在可恨。如周应秋这等委身事阉的奸佞依然身居高位,真是我辈士子的耻辱。”

  周延儒听到张溥说到这里,表情渐渐凝重起来,他哪能听不出这个张溥的话中之意,恐怕这顿宴席不好吃啊。

  他今日赴宴,也是有意与这个复社的揆首交好,以图在年轻士子之间博个好名声而已。

  正欲开口,却又听张溥说:“士林受阉党迫害多时,如今魏逆身死,这些附逆的奸臣怎么还能留在朝堂之上。学生这几日已经联系国子监多位士子,我等准备联名上疏,请圣上清除逆党。”

  周延儒听到清除逆党,顿时神经绷紧,连忙打断张溥的话,说道:“乾度慎言呐!京城可比不得江南,圣上之前已有明旨示下,阉党一案就此了结,不得再胡乱攀咬。若是再掀起风浪,那便是抗旨啊。前些日子有个监生上奏弹劾内阁,被圣上除了功名,永不叙用,乾度当引以为戒啊。”

  “我辈读书人自有浩然正气,岂能因为怕丢了功名利禄就畏畏缩缩。圣上了结阉党一案,是因为不知朝中还有奸佞,正因为圣上不知,才更需要我等劝进。挹斋公文采斐然,当年连中二元,状元及第,如今更是身居礼部堂官,为我等后辈士子之楷模,学生希望挹斋公能为我等后进士子仗义执言,壮胆助威。”

  周延儒本想着今夜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风流韵事,不曾想这个张溥却是想将自己拖下水。

  他连忙推脱,丝毫不提张溥说的事,左顾而言其他:“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饮一杯。今夜只谈风月,不谈国事,来,喝酒,喝酒!”

  “挹斋公!学生……”

  “嗯,好酒,好酒啊~”

  “挹斋公~”

  周延儒不想再多纠缠,张溥说的事他可不想掺和,如今好不容易才回了京城,升了礼部侍郎,他可不想再生出什么幺蛾子。

  “乾度,你不必再说,今夜多谢招待,他日得空,来我府上,你我二人再把酒言欢,今日便到这里吧。”

  说完拱手告别,便转身匆匆离去,留下一众年轻士子面面相觑。

  张溥望着周延儒渐行渐远的身影,自言自语道:“哼,这个滑不溜手的老狐狸。”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