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奴场选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好不容易天放晴,惊寒早早就离开药桶,洗去身上的药味,一连几天人都快泡烂了。牵着火灰转了几圈,这家伙这几天和自己一样的待遇,看到外面的世界眼睛都亮了。

  筋骨活动开,一家人浩浩荡荡前往杂市的奴仆市场,惊寒、卫萱、山奴儿自然不用说,卫宝风是跟着去长见识的。至于卫铃儿,小姨子这几天老穿着卫萱的裘衣往外跑,惊寒没办法答应给她买一件,现在跟着就是等会儿拉惊寒去买衣服。此外还多了一个人,就是卫铃儿的小跟班,叫尉迟常胜的小胖子。

  惊寒的裘衣是黑底灰色毛边,而卫萱则是全身雪白,据说都是用上好的狐皮制成,不止防寒保暖,穿着还贵气,也难怪卫铃儿一直借着穿。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山奴儿进不去的奴场,根本都没人拦他们。

  一路畅行,惊寒他们来到一家叫宝山的奴场,这里是京城最大的蛮族奴场。说来也不陌生,当年惊寒就是在这里把山奴儿买回去的。宝山奴场的背景是几个西北世家,也有监察院的影子,毕竟通着蛮族的贩奴队可是情报的重要来源处。无数蛮族奴隶就是通过贩奴队进入宝山奴场统一售卖,小一点的还会培养培养,也算一个成熟的产业链。

  最近下雪,奴场生意并不好,管事伙计都懒懒散散的,只有几个七八岁的蛮族小姑娘在打扫。惊寒让宝风喊来管事说要看生奴。

  生奴就是没有经过培训的奴隶,指明要生奴的并不多,不过看到山奴儿,管事也不意外,这种为自家奴仆找亲人的公子哥也不少见,只要付钱就行。

  “公子里面请,咱们刚从蛮族山谷两姓交界处来了一队,大多是年轻精壮,女人居多,不知道公子准备找山姓还是谷姓。”

  “山姓。”

  “山姓在这边,山谷两姓刚打完仗,不能混在一起。”管事是个六旬老头,须发花白,不过眼睛却一点都不浑浊。

  “谁胜了。”惊寒有点好奇。

  “谷氏胜了,说来山氏已经日落西山了,这些年你咬一口我咬一口,空有个王族之下第一大族的名头了。”

  山奴儿对于管事的描述并没有太多感同身受,她七岁就被卖了,也不是因为打仗,而是母亲告诉她在北朝可以更好的活下去,所以依稀的记忆中只有家乡的美好,和母亲不舍的目光。所以她从没有想过反抗,很努力的学习,终于被惊寒买走,惊寒一家对她也很好,她们相处的更像是一家人。

  跟在卫萱身后的山奴儿不住眺望着两旁的监室,想要找到那个记忆中的身影。卫萱看到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不必跟着,自己去找吧。卫铃儿也闲不住,带着小胖子跟了过去。

  管事也没阻拦,只是有点感慨,“这丫头长大了,也找了户好人家。”

  “管事还记得山奴儿?”

  “依稀有点印象,不过训奴不归我管,我只负责卖。”

  北朝并不禁外族奴隶,或者说北朝能够坚持下来就是靠着外族奴隶,京城外驻扎着一支万奴军,就是由这些外族奴隶组成的,更多的外族充斥在北朝军队。但这不意味着主人就可以随意打杀这些奴隶,北朝有着专门的针对保护奴仆的法律。而且奴隶身份不是永久的,除非犯了大错,从奴场第一次卖出起,二十年后就必须给这些奴隶平民籍,以确保不是代代为奴,激起反抗。立功则可以减免年限,所以很多奴隶愿意加入奴军,为的就是立功。

  这也是一般人不愿意买小孩子奴隶的原因,谁不想多用几年,买个小孩,刚等长大没几年人家恢复自由了。不过很多奴隶习惯主人家,在恢复自由身后会选择继续在主人家为仆,只不过仆人是要付钱的,而奴隶不用。

  “管事,不知道这次有没有一个叫山草部落的奴隶?”看山奴儿无头苍蝇似的乱闯,惊寒只好询问管事。

  “山草部落是山氏外围一个部落吧,好像前些年就被其它部落吞并了。我也说不准,运气好也许还能碰到一俩个。”

  惊寒知道山奴儿是在找她母亲,但一个被吞并的部落,又经过一场大战的洗礼,能不能活下来真不好说。不过好像运气还行,远远的卫铃儿就手舞足蹈的喊他们过去。

  “姐,姐夫,过来,过来。”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监室,里面住着十多个孩子和几个老人,此时山奴儿正和一个老人说话,用的是北朝的官话。山奴儿现在虽然还能听懂蛮族语言,但说起来磕磕巴巴,反而不如官话顺畅,毕竟太久没说了。奴场为了二十年后就必须给这些奴隶平民籍,以确保不是代代为奴,激起反抗。立功则可以减免年限,所以很多奴隶愿意加入奴军,为的就是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