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淮河上冻了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年,郭鹏说开建大运河,群臣都以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举措,根本没有必要。



郭鹏却坚持要这样做,他认为天气正在不断变冷,不用多少年,寒冷就会影响到北中国的粮食产量,导致粮食大规模减产。



到时候如果没有可靠的渠道运输南方粮食到北方,以北方的人口基数,必然会造成缺粮少粮的情况,乃至于出现饥荒。



而一般的道路运量有限,损耗比较大,根本不足以支撑北方巨大的粮食缺口,所以务必要修建一条可靠的水道。



以水道的巨大运力完成南粮北运的大工程,确保北方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当时朝臣都觉得郭鹏这是异想天开,阻力很大。



但是郭鹏力排众议,要求执行,以他的权力强制要求朝廷开建大运河,于是延德五年,大运河正式开工。



大运河的开工不仅为南粮北运做了工作,也方便中原人口迁移到江南地区。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方便南粮北运,为了对抗气候变迁。



当年郭鹏曾经在朝会上说过一句话。



当年正好参与到这次会议之中的诸葛瑾记得。



“当初,太上皇还曾说过,有朝一日淮河封冻,你们就知道这条运河到底有什么用处了。”



然后整场国务会议就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中。



大约一炷香左右吧,皇帝郭瑾深深地叹了口气。



“太上皇早在二十年前就看到今天了。”



魏帝国的精英们无言以对,纷纷都感觉到了震撼、不可思议。



魏帝国居然真的有了淮河上冻的这一天。



没什么好说的了,郭瑾立刻在国务会议上宣布大家要做三件事情。



第一,在气候危机还没有完全爆发之前,利用大运河尽可能多的把南边多余的粮食往北边运输,运输到河北地区,运到幽州并州平州地区。



第二,这些地区要广泛建立更多的粮食仓库,尽可能多的屯粮,以备粮食大范围减产的时候,这些地区的仓储粮食可以派上用场。



第三,加速推进河北、中原地区的人口向江南、岭南地区的转移工作,加大力度,设置标准,用更高力度的优惠政策进行劝诱。



工作布置完毕,需要有人去执行。



郭瑾为了更好的推进这些工作,把南书房定义为了专门处理这三件事情的集中办公室,调动各部门精英干吏授予南书房侍读的身份,在南书房行走。



又为了统筹各方面的工作,郭瑾又把目光转移到了能力极强的老一辈官吏身上。



最终,他再次选定老臣郭嘉作为一群南书房侍读的头头,授予南书房总裁这样一个临时工性质的职位。



专门负责处理相关政务,并且向郭瑾进行专项汇报。



为了确保文武分治的局面,郭瑾还专门把他参谋台的职位拿掉了,让他在内阁挂了一个次辅的职位,由军事参谋官转任文职。



然后顺理成章的授予南书房总裁的临时职位。



郭嘉一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得知以后当场愣住。



因为当年他也问过郭鹏为什么要做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情,郭鹏说等到淮河有一天上冻了,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了。



现在淮河上冻了,郭嘉也知道为什么了。



但是当年到现在……



郭鹏真的是人吗?



埋藏于心中多年的问题一朝爆发,郭嘉真的有点怀疑郭鹏到底是不是人了。



当然了,有这种疑惑的人绝对不止一个郭嘉,很多有点资历的臣子想起当年那场大辩论,基本上都会产生惊异的情绪。



他们一直没当回事的事情,郭鹏却提前二十年为他们做了准备。



等到危机来临的时候,一条大运河纵贯南北,成为魏帝国对抗这场气候危机的重要生命线。



郭鹏甚至没有给他们讨论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上天警示的机会。



要是没人知道这件事情,到还能说这是上天警示,天人感应对的上,但是……



太上皇提前二十年就说了这件事情,这难道也是上天警示?



天子难道真的是天子?



对于天人感应心知肚明的精英们忽然觉得那个很久不露面的太上皇郭鹏变得更加神秘了。



但是他的提前准备派上了用场。



整个朝廷经历短时间的慌乱之后,很快就理清了这件事情的应对思路,并且设置了相对应的处置官署,着手开始应对危机。



而这一切,就是因为他们有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正一头扎进农具堆里无法自拔的太上皇郭鹏的身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