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朱标微微点头说道:“起来吧,往后应当注意些影响。”</p><p>胡惟庸答应一声,起身后又对着李善长躬身行礼,然后从容的坐到李善长下手处,半点没有刚才与杨宪争得面红耳赤的模样。</p><p>胡惟庸来了,朱标自然有些话不好再说了,就随口问了句:“本宫这些天忙着办其他的事,朝廷可有什么大事。”</p><p>李善长端起茶杯没有说话,也就是让胡惟庸说话的意思,胡惟庸自然不会放过跟太子殿下亲近的机会,拱手说道:“朝中并无其他要事,唯有辽东那边,高丽趁我大明剿灭北元之时趁机圈占土地,现在还隐隐有跃出鸭绿江之态,不过都只是小事罢了。”</p><p>朱标倒是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意思,大明还没有抽出手收复辽东,那边依旧由蒙古残党和女真人统治,在朱标覆灭北元之后,他们就已经积极的与大明接触,企图把自己卖个好价钱。</p><p>他们臣服是早晚的事情,高丽现在吃多少到时候还得吐出来,在大一统的王朝面前,高丽没有半点反抗之力。</p><p>何况朱标记的高丽就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灭亡的,朝鲜这个名号还是朱元璋敲定的。</p><p>这件事并不算什么,大明现在也没有余力去管那边的事情,实在是犯不上,中原都吃不上饭了,人口凋零,那能浪费资源去打下个现在根本用不到的地方。</p><p>不过适当的安排一些也可以,高丽内忧外患,正好可以扶持一股势力,偷天换日之后,朱标在慢慢筹划。</p><p>朱标跟胡惟庸谈论了半个时辰,关于户部的事情和科举大考等等,不得不说胡惟庸的能力与眼界都是没的挑的,妥妥的宰辅之才。</p><p>朱标看时辰差不多了,起身就往外走,李善长和胡惟庸恭敬的把他送出中书省,等朱标走远后,李善长领着胡惟庸回了屋内。</p><p>李善长坐回自己的位置对胡惟庸说道:“太子殿下还是很欣赏你的。”</p><p>胡惟庸在自己老师面前也放松了许多:“只可惜未能入太子的东宫,日后也不算是东宫旧臣啊。”</p><p>李善长脸上没有变化,但心中却为这个学生惋惜起来,莫名的体会到了刘伯温的心情,那种亲眼看着自己的弟子走上绝路的感觉。</p><p>若胡惟庸是个少年,李善长还能压一压他,磨磨他的性格,但如今胡惟庸气候以成,不是跟在自己身后端茶倒水的年轻人了,而是堂堂的朝廷要员,儿大不由娘了。</p><p>朱标一路走出中书省,朝着御书房走去,胡惟庸他们得到的奏报不详细,想了解情况还得去御书房查看亲军都尉的发来的消息。</p><p>朱标经过通报后走进了御书房,给自己父皇行过礼后就起身站好,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次出宫感觉怎么样?”</p><p>朱标笑着说道:“京城繁华了许多,百姓们安居乐业,这都是父皇的功劳。”</p><p>朱元璋笑着说道:“给我戴高帽子也没用,以后少出宫,外面鱼龙混杂出了意外怎么办。”</p><p>朱标点点头走到自己父皇身后给他松了松肩膀:“从儿臣第一次进应天到如今的变化可真是不小,父皇也应亲自出去看一看,总坐在御书房对身体也不好。”</,但如今胡惟庸气候以成,不是跟在自己身后端茶倒水的年轻人了,而是堂堂的朝廷要员,儿大不由娘了。</p><p>朱标一路走出中书省,朝着御书房走去,胡惟庸他们得到的奏报不详细,想了解情况还得去御书房查看亲军都尉的发来的消息。</p><p>朱标经过通报后走进了御书房,给自己父皇行过礼后就起身站好,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次出宫感觉怎么样?”</p><p>朱标笑着说道:“京城繁华了许多,百姓们安居乐业,这都是父皇的功劳。”</p><p>朱元璋笑着说道:“给我戴高帽子也没用,以后少出宫,外面鱼龙混杂出了意外怎么办。”</p><p>朱标点点头走到自己父皇身后给他松了松肩膀:“从儿臣第一次进应天到如今的变化可真是不小,父皇也应亲自出去看一看,总坐在御书房对身体也不好。”</p><p>朱元璋靠在椅背上说道:“咱不出宫,也知道京城现在好起来了,但是外面的州县还没好,百姓生活困难,一想到这里咱还哪有心思出去闲逛。”</p><p>朱标劝道:“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忙完的,父皇已经为大明奠定了最坚实基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p><p>朱元璋自然清楚,但是他天生就是劳碌命,怎么也闲不下来,拿起宋濂上的奏章问道:“科举的人才你也见过了,感觉如何?”</p><p>朱标摇摇头说道:“儿臣有些失望,虽然都是不错的人才,但离儿臣心中所期望的还是有不小差距。”</p><p>朱元璋乐呵呵的说道:他们才多大,你是跟李善长刘伯温他们呆久了,何况就是他们二人年轻时也不见得有多出色,标儿,不要小看别人。”</p><p>朱标点点头,什么都是需要成长过程的,这些人宦海浮沉几十年之后,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在少数。</p><p>如此朱标就想起郭翀的长相,觉得还是先给朱元璋点心理准备才好,于是把自己和郭翀吴伯宗交谈的几句话,和对他们二人的评价告诉了自己父皇。</p><p>朱元璋听完郭翀的相貌描述后就有点难受了,没想到其中才学最好的士子竟然相貌上有纰漏,但是仔细考虑后还是决定郭翀如果成绩果真够好,那就认下了,</p><p>毕竟他确实没有规定有相貌上的要求,如此一来也证明了朝廷确实是以才学取士。&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