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大变革第1/2段
“太傅所言极是,现今的每位王侯都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而且资历足以服众,倘若现在就让王昊封侯,于礼不合,于法不合!”
礼部尚书出列,摆明车马,明确表示不支持王昊封侯。
其余儒家重臣见状纷纷表态,意见空前统一。
一时间包括三公在内所有儒家代表都在反对,形势对王昊而言极其不利。
“修复国运之功完全足以让我封侯,但最重要的还是修为。”
王昊冷冷地看着面前这一幕,神色平静。
“如果只看功劳人皇当初就能赐封我为王侯,但因为我修为的原因才耽搁下来,如今修为短板已被弥补,封侯势在必行。”
他知道百官朝会殿的一幕其实只是走个过场,即便儒家重臣再反对也无法改变结果。
“资历?莫非要等到半截身体入土了才能封侯?若以此为封侯标准,初代冠军侯岂不是一个笑话?”
这时天乾王说话了。
他的声音如天雷炸响,原本嘈杂的百官朝会殿顿时陷入寂静。
“天乾王此言差矣,初代冠军侯勇冠三军,征战蛮夷,成功打下了三府之地,铸就如今我大汉版图,最终封狼居胥战功彪炳史册,若非英年早逝,封王也绰绰有余,莫非天乾王觉得王昊的功劳可以和初代冠军侯相提并论吗?”
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开口,神态从容,波澜不惊,他正是当朝太宰,主要负责打理朝政,天下儒生尽出自他的门下。
所以在三公中太宰的地位最高,也最受人敬重。
“我并非反对王昊封侯,他如此年纪就能突破到七星境日后必然可以封侯,只不过我觉得现在时机未到。”
太宰说话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如果强行让王昊封侯,势必会引起朝野动荡,到时候人心不稳,国运也将受到冲击,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太宰望向天武大帝,目光坚定,没有丝毫躲闪之色。
他站在大义上反对王昊封侯,天武大帝自诩是千古一帝,那就绝不会跟天下大势作对。
这一刻所有军方代表都在惋惜,他们已经看到了结局,天乾王本是好意,抹去了王昊年纪对封侯的影响,但他却忘了初代冠军侯那是何等风采绝世,天底下又有谁敢跟其比肩,最重要一点在于王昊修复国运之功实属绝密,不能泄露,这就导致其封侯的难度大了许多。
王昊不发一言,甚至连心境都不曾受到影响。
“不过倒也不是毫无希望,最近人皇一改先前的作风,频频问政,若他坚持此事终成定局。”
王昊思索,事实上他现在已经对能否封侯的兴趣不大了,在实力面前,官职只是一个次要的东西,例如三位宗门领袖,他们并无军功,可归顺之后必然会被封为亲王。
“我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
天武大帝开口了,果然,他没有因为太宰的话受到影响。
此话一出殿内沸腾,天武大帝一意孤行,已然不再是先前那个千古一帝了。
“人皇泄露,这就导致其封侯的难度大了许多。
王昊不发一言,甚至连心境都不曾受到影响。
“不过倒也不是毫无希望,最近人皇一改先前的作风,频频问政,若他坚持此事终成定局。”
王昊思索,事实上他现在已经对能否封侯的兴趣不大了,在实力面前,官职只是一个次要的东西,例如三位宗门领袖,他们并无军功,可归顺之后必然会被封为亲王。
“我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
天武大帝开口了,果然,他没有因为太宰的话受到影响。
此话一出殿内沸腾,天武大帝一意孤行,已然不再是先前那个千古一帝了。
“人皇三思,人心不服国运动荡,于朝廷不利啊!”
儒家重臣群情激奋,更有甚者直接跪在地上,不断叩首,以此明志。
自从儒家执政以来,封侯之事一向都由他们决定,无论人皇还是军方大多只能提出一些意见,从未出现过今日这样的情况。
“人皇,规矩不可废,如果今日开了先河,世人只以为陛下任人唯亲,朝堂政令谈何清明!”
三公言辞激烈,自古以来帝王心术讲究平衡,即便再看好某一个人也会选择避嫌,而不是大加赏赐,甚至不惜站在众多大臣的对立面。
然而天武大帝却对此视若无睹,他看向王昊,开口道:“即日起,赐封镇国大将军王昊为镇国侯,昭告天下。”
“臣,接旨!”
王昊躬身,坦然接受。
“疯了疯了,人皇专权,朝堂乌烟瘴气,这就是我想要看的大汉盛世吗?”
几位老儒长啸,哀声连连,随后他们径直撞向柱子,以死明志。
鲜血夹杂着脑浆染红地面,这一幕何等惨烈。
天武大帝很平静,他有能力阻止这一幕发生,但却没有那么去做。
很快就有几个侍卫进入大殿将血迹打扫干净,顺便带走了几个老儒的尸体。
看到这一幕的儒家重臣心中悲凉,三公对视一眼,隐隐已经猜到了一些,随后同时上前一步。
“人皇陛下,我们年岁已高,近些时间在处理政事的时候已经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还望人皇同意我们辞去三公一职。”
他们三人已经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