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托孤第2/2段
“回道州离云山,龙某于八年前在此自立门派,虽然只收了两个弟子,却也不能一直搁着,还需亲手指点才行。”
朱红烟咯咯一笑:“原来龙大侠年纪轻轻,已经是一派掌门了!”
“见笑了。”
朱红烟收敛笑意,忧愁道:“实不相瞒,我有一事想求龙大侠。”
“是那孩子吗?”
“嗯……你知道的,我是晴日宫弟子。”
龙沽云点点头:“虽说各派有各派的规矩,但禁止男欢女爱,我是极不同意的,不过我也没什么资格批评,只是可怜这孩子了。”
朱红烟瞧了瞧孩子的脸,淡淡道:“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一出生就是孤儿,有龙大侠照料,已是万幸,你看观澜城外那么多灾民,病死一半,饿死一半,就剩几个还在苟延残喘。前日进城时,我遇上几个孩子在尸体堆上玩耍,全然不知今后的命运,那才是可怜。”
一说起此事,朱红烟又愤慨不已,怒道:“千波岛着实可恶可恨,我听师妹说,从东平西迁的难民至少百万,才短短两个月,死得只剩数千人了,而千波岛那些冷血禽兽,居然故意在这紧要关头把粮食和草药抬至天价,简直丧尽天良!”
龙沽云摇了摇头,叹息道:“千波岛即便真的抬高粮草价格,那也怨他们不着。”
“什么?龙大侠,你怎么还在帮那些禽兽说话?难道那妖女真有如此手段,令你也看不清是非了?”
“我看得并不明白,但也没瞎。朱姑娘,你可曾想过,大京的粮草主要是从哪里收来的?”
“这……我听说涂洲、钟洲、逸云洲盛产大米,雷隐洲盛产麦子,涂洲似乎还有天下粮仓的……”朱红烟恍然大悟,拍案而起,咆哮道:“狗朝廷!竟……我要找这观澜城主谈谈!”
“何必呢?难道城主会看不见这城外的无数灾民吗?如果你说,他夜夜笙歌,纵情享乐,从未出城看过一眼,那他的谋臣肯定知道。谋臣要想出谋划策,一定要对形势十分了解,城外的灾情应该一清二楚,但你要说谋臣深居帷幄,那他们总是有消息的,或许是一个童子,或许是一只通灵的鸟儿,如果连这都没有,至少守城个官兵能看得明明白白。他们是知道的,所以才会请晴日宫的弟子——也就是你师妹——来此构筑血棘防线,阻拦灾民进城。”
“既然知道,为何不上报?如果上报了,为何朝廷不理?”
“不能上报,对于当地人而言,这些都是东平的灾民,上报后,朝廷就要当地人让利赈灾,可是东平遭灾,生意会少很多,大伙儿自己都过得不好,哪有闲钱余粮去赈灾。对于观澜城官府而言,也不能上报,灾情应付不好,是东平的官员受罚,而观澜城应付不好,那就是无妄之灾,官府宁可不做为,也不愿强出头。朝中百官也不能说此事,因为观澜城和东平都没有上报,那就是空穴来风,无凭无据,死对头们正等着他们主动露出马脚呢!宰相也不能说,眼下肃雪国南侵未退,各地物资纷纷送往肃雪以求和,如果让肃雪知道大京朝廷把本应上供给自己的东西散给灾民,一定勃然大怒,那便是宰相求和不力之责。将军们也不能说,他们的粮草本就大部分上贡给了肃雪国,如果再拨粮赈灾,就更加无力抵抗肃雪国入侵,甚至连蓄养多年的将士也会造反逃亡。皇帝就更不想知道了,因为历史会说,是皇帝昏庸以致天灾人祸,这罪名可是千古不灭的。”
朱红烟冷冷问:“那灾民怎么办?百万灾民在侧,就不怕造反吗?”
龙沽云叹息道:“人若独处,或可胡思乱想,一旦聚成团,就成了无头苍蝇。从东平到观澜城,乃至离灾民数百公里外的道州,也都流传着一个故事。故事说,千波岛的赤纹米天下闻名,如今海啸席卷东陵平原,灾民百万,哀鸿遍野,千波岛竟然趁大京国难当头,将原价十钱一斤的赤纹米提到了一两白银一斤,许多医治瘟疫的药草更是千倍抬价。而且,这故事还有很多版本,有的说观澜城官兵跪地哀求,泣不成声,可千波岛商人铁石心肠,一文也不准少,也有灵宝城官兵不满价钱,大怒夺粮抓人,扬我大京国威。如此种种,传遍天下,浸染民心,大家便不知大京王朝无能,反而只恨千波岛冷血贪婪。”
“赤纹米虽是米中精品,但产量极少,于灾情毫无意义!百万灾民,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怪不得千波宫圣女总是对我们恶言相向。”朱红烟落下眼泪,凄然道:“龙大侠,您既心怀侠义,又能看清风云局势,还请代我抚养这孩子,朱红烟来世愿做牛做马以报答您的恩德。”
“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言恩德?那孩子叫什么名字?父亲是谁?”
“就叫朱厌吧!父亲是……你万万不可对任何人讲起。”
“我不说。”
“你发誓!”
“龙沽云对九天诸神发誓,若龙沽云对任何人透露孩子父……父母的信息,甘愿承受九天玄雷之刑!”
“那好,我告诉你,他本名独孤安宁,父亲是龙族战神独孤恨,母亲是千波宫圣女萧水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