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汉祚六百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符宽点头:“公子此话也对,那老夫就献丑了,给公子讲讲现世格局。”

  洛云现在所处之地是卫州地界,在赵国西南边陲,卫州临淇水,卫州西是太行山脉,翻过太行山便是魏国泽州境。淇水往南是黄河,过了黄河,东南方向是齐国的平州境,西南方向则是魏国关州境。

  两国都在各自边境陈以重兵,反倒是由于卫州两面天险。西太行山,南黄河。守备薄弱,加之卫州贫困,是一块被赵国放弃的无用之地。

  六十年前,中原晋朝武帝失政,群雄并起,互相争斗。鲜卑慕容氏自草原南下,夺取河北全境。慕容炽于幽州阜县称帝,改阜县为龙城。

  四十年前,成帝(慕容炽三子,慕容湛)迁都冀州邺城。至今日,赵国已历三世五帝。

  赵国虽是草原民族所建,但是经由威帝、成帝、明帝三代汉化改革。政治军事,官员律法皆依中原汉制,学汉法,行汉礼。

  南方的齐国与赵国是世仇,赵国历朝都曾出兵南朝,多是胜少败多。

  直至今朝,赵国皇帝生性仁厚,不愿起兵戈,战事才少了些。

  赵国西南的魏国,本是代晋而立,五十年前傲视诸国。这些年魏国君臣多耽于逸乐,不思进取,如今陷入困境。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至于不与赵国接壤的雍、秦以及南方的诸多势力,由于距离北境实在太远,信息不畅,符宽所知甚少,就先不做描述。

  饶是这样,洛云也是震撼符宽所说,这是活脱脱的一个新战国时代啊!

  不说远处,就是这河北,中原,两淮便是三国鼎立。

  这赵国慕容氏虽说占据河北,已经五帝六十载,实力雄厚,但怕是和中原的魏齐仍有差距。

  什么皇帝仁厚,不愿多起兵戈,这不过是符宽身为赵国人的说辞罢了。

  在洛云这个外来人看来,赵国不是不想出兵南下征伐,不过实力不够罢了。不见这几十年间屡次南征,胜少败多。

  听到赵国乃胡人所建,自认汉人的洛云潜意识中已经将自己站到了赵国的对立面。

  心中吐槽符宽对赵国宗室的安装褒美之词,这赵国皇帝当真仁厚,当真神武,不早就天下一统了,怎么六十年来,还龟缩河北?

  又想到开始几人问自己来历,自己说的同为汉人一词,幸亏是乡野之间的说词,这要是被有心人听了去,恐怕自己已经被送进大牢,秋后问斩了。

  这样一想,更坚定了洛云想要南下的决心,无论是魏国,还是齐国,虽说都是腐朽的封建王国,但至少还是汉人朝廷嘛,宁做汉人民,不做胡人臣。

  洛云心中不忘给自己点了个赞。

  想到这里,洛云不禁对符宽的身份起了怀疑,这真的是一个简单的山野医师?

  脑海中闪过颦儿那日的丝绢手帕,这个符先生,怕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呐。

  不过洛云没那么大的好奇心,和自己无关的事,他也懒得探究。现在他一心想南下。

  一是为了找到这具身体的原来的家,算是了却夙愿,二是想去见识一下这时代,汉人建立的朝廷究竟是什么样子。

  洛云的胡汉观念根深蒂固啊。

  “多谢先生解答。”

  洛云朝着符宽深深地鞠了一躬,无论如何,他得感谢符宽,让他大致清楚了这个世界的模样。

  接近中午,赵虎给符宽送来了两条野生青鱼,说是给颦儿姑娘补补身子。

  现在暮春时节,能捕着这么大个头的青鱼可不容易。只是如何做食,却是难住了符宽。

  当世,最流行的吃法是将鱼洗净做脍,也就是生鱼片。只是颦儿病体初愈,这样吃法有些不妥。

  最终还是洛云站出来,做了一盘红烧青鱼,又熬制了一锅青鱼汤。

  席间,符宽啧啧称奇,他怎么也没想到细皮嫩肉的洛云,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