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一封远古时代的来信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二点就是大数据时代,有限的数据分析显得并不重要。

  依赖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远远不够,因为有了第一点在作祟,哪一个栏目,哪一期的浏览程度有可能与团体的转发数、推介数和不断浏览和分享数呈现正相关的形式。不管你怎样统计,大家心里都会有数,都不关注的那个栏目,哪怕辛辛苦苦做完了,团队依然了解了其中的内容而不去浏览的,就是数据分析的牺牲品,浏览者就可能反馈:“哎?那个栏目哪儿去了!”对不起,被公认为效果差,毙掉了、改掉了。这样说,是不是数据就不重要了,远远不是,请读下文。

  第三点就是自媒体平台泛滥时代,有两个东西很重要,内容和粉丝。

  好的内容是粉丝浏览的关键,粉丝对这篇文章打开与否,是内容驱使,只有内容才会吸引粉丝或潜在粉丝去阅读,内容的质量是平台的精髓:

  第1点:看了诸位的『人在嘉庚』这是一个小众文章,同『执梦者』一样,但『人在嘉庚』给我的直接感觉就是文字太少,据说还可能更少,这里很多东西真的讲不完,文字越来越少怎么行?那不是『人在嘉庚』,那就成了照片在嘉庚了。有一点可能被忽略了,就是你认识这个主人公,而很多受众不认识,你看了那么少的介绍,你懂了,我不懂,空洞无味,俨然就是看了一两张照片就没有了营养。在此我敢推测,这个小队伍的参与人员,做这个栏目的心态是不同的,人物资料挖掘的不到位,为什么这样呢,一周才一两个人物,就不能多写一点儿?

  第2点:各个栏目的人是不是分开工作了,某一个栏目是不是吸引另一个栏目的人去阅读。再想想是否吸引受众去阅读吧。

  第四点就是同一内容多个平台。

  这里就是安排人员值班发布的问题,而不必再组织新的队伍去做新的栏目,如需做新栏目,大可考虑组织创新。多个平台的概念就是自媒体平台已经如雨后春笋,提供自媒体生存的媒体也是不断增加,而且很多媒体平台其实是与微信相连接的,你微信发布的内容自然就推送到了媒体平台上面,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及面的目的。

  除了『人在嘉庚』、『执梦者』和『水上看电影』,其他的栏目作为光影推介平台的我们,已然具备了对外传播的实力,正巧我们成长两个月,正可以蓄势待发,同步进行,媒体平台是自由的,在自由的前提下正可以通过多平台进行推广,而不是只分析微信平台的数据,走出来就是一个大数据在等待着诸位,到那时,请不必在意你的微信平台点击不过百数,其实更大的平台何止千数。

  正如我曾经利用自媒体来维权一样,相比诸位已有耳闻,平台的宽度促使我们的内容传播广度的扩展,你殊不知一个小小的升级,文章已经不知不觉推回你自己的身边,一个平台的力量是微弱的,那十个呢?平台的选择我这里也有可以推荐的一些,想必诸位也知道一些。

  原谅我的鲁莽和唐突,即使上文许多地方多为我不成熟的想法,但已富足我的理想,改与不改或者加与不加,极为自由,没有矛头对准任何个体,或我的想法和态度并不对,不切合诸位的想法,大可不必理会,不过就是一个牢骚。

  如此一来,并非我有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傲性。我没有什么本事,更不用说我在前面高谈阔论的时候内心里是不是在指手画脚,很多东西出来就是明显需要完善的,只是明面上的东西没人提罢。

  当然,其实我就想说,请不要再微信朋友圈儿或者微博刷屏,或者请设置成不让我看。我就是在和不理想较真。

  郑辰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