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杨母过世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父亲的工作有所变动,从这个冬天开始,他要跟着公社的建筑队去往各处的工地,负责石料的预算工作,不像以前,傍晚下班后,能天天回家了。

  父亲就有些顾虑,母亲一个女人家,晨起要挑水,要张罗四个孩子吃饭,要喂家里的鸡鹅鸭,还要做家务。

  “你别挂念家里,现在又不用下地,粮食也够吃的,你安心在外工作就行。”母亲一边给父亲拾掇铺盖被禄,一边宽慰着父亲。

  父亲也插不上手,看着母亲翻箱倒柜地找衣物,父亲只是站在床的旁边,听着钉在门口的灰色喇叭里播放的各种消息,“嗯,啊”地搭讪着母亲的问话。

  “听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我们都要记得,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先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无数次的拼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他们抛弃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想给了祖国和人民。今天的幸福,是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党和国家从没忘记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本台继续寻找他们,寻找他们的家人。如果你身边有革命先烈的消息,欢迎听众朋友们踊跃来稿、、、、、、。

  从建军节那天起,广播里经常重复播报找烈士后代,找老兵的消息,这是第一次父亲完整地听下来。

  “现在各个村子都在寻找抗战时期的老兵。”父亲对母亲说。

  母亲已经把被子和禄子用麻绳捆好,又给父亲找了一身换洗的衣服,一块塞进大布包里,递给父亲。

  “找就找吧,与咱也没什么关系”母亲若无其事。

  “今年柴禾够烧的,就别去山上砍柴了。”父亲叮嘱母亲。

  “看看吧,有伴我就去。还是那些野槐树枝子耐烧。”

  “爷,你好几天才回来吗?”丹凤似乎从父母的谈话中听出了‘事’。

  “隔不了十天半月的,我就回家一趟。”父亲把布包背在身上,看着丹凤说。

  “在家听娘的话,回来我给你买好吃的。”

  “爷,我听话。”

  父亲摸了摸丹凤的脸,又转过身看了看母亲,没再说啥,他把母亲整理的铺盖卷挟在左腰间,用左胳膊把铺盖卷用劲挽起来,母亲和丹凤送父亲到大门口,目送父亲的背影向石料厂走去。

  母亲很少往地里跑了,家里的活却永远做不完。

  有暖阳的冬日,母亲开始打布壳子。用的浆糊是黑面做的,布子全是些不穿的衣服片片子,各种的颜色,方的圆的形状,都是母亲平日里积攒下来的。母亲把面案板的背面刷干净,然后用炊帚把浆糊均匀地涂抹在面案板上,开始铺布片,布片要平整,不能有褶子,衔接处也不能搭叠,一层布铺好,接着在铺好的布片上面涂浆糊,再铺布片,一张布壳子大约要有四层布的厚度,粘好后,放在院子里有阳光的地方晒干。

  这期间,母亲便去大伯家找伯母要鞋样子,伯母共生育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女小时候也都是伯母自己动手给他们做鞋穿,伯母是个有心人,小孩子各个年龄段的鞋样,伯母都夹在一本书里,保存完好。母亲把晒干的布壳子照着从伯母那里找来的鞋样剪下来,一只鞋底要用四层布壳,鞋帮用一层布壳,裁剪好的鞋底和鞋帮要用麻绳系在一块,一共四双,是兄妹四人的。晚上,母亲就在灯光下搓麻绳。纳鞋底,将鞋帮缝到鞋底上,都要用麻绳。真正把鞋子做好的工作却是要待字闺中的二姨来完成,在姥姥家,二姨最小,二姨上面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地里的活是不用二姨去做的,给侄子外甥们做鞋是二姨冬季一定要做的营生。母亲会选一个好天气,把裁剪好的鞋底和搓好的麻绳用布包好,放在包袱里,送到姥姥家。

  母亲和父亲的鞋子却是母亲自己去做,用浆糊把每一层鞋壳边缘用白色的斜纹棉布粘好,放在箱子底下压平整,鞋面是清一色的黑色棉布,鞋里子多是白色的布料。鞋底一针针密密地纳,鞋帮一线线整齐地上,做好后的鞋子还要用锥子针的握柄用力的由内向外顶一圈,直到鞋帮不再趴在鞋底上,然后用小麦塞满鞋子,放到粮囤里,一只鞋子就算做好了,大年初一拿出来,穿在脚上硬气厚实,踩在路上稳重踏实。

  初冬总是夹紧了尾巴,除了晚上带给大个女儿,儿女小时候也都是伯母自己动手给他们做鞋穿,伯母是个有心人,小孩子各个年龄段的鞋样,伯母都夹在一本书里,保存完好。母亲把晒干的布壳子照着从伯母那里找来的鞋样剪下来,一只鞋底要用四层布壳,鞋帮用一层布壳,裁剪好的鞋底和鞋帮要用麻绳系在一块,一共四双,是兄妹四人的。晚上,母亲就在灯光下搓麻绳。纳鞋底,将鞋帮缝到鞋底上,都要用麻绳。真正把鞋子做好的工作却是要待字闺中的二姨来完成,在姥姥家,二姨最小,二姨上面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地里的活是不用二姨去做的,给侄子外甥们做鞋是二姨冬季一定要做的营生。母亲会选一个好天气,把裁剪好的鞋底和搓好的麻绳用布包好,放在包袱里,送到姥姥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