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赵志科猜测 梁万民是当兵了第1/2段
终于看见父亲从杨家走出来,赵志科站起身,喊了一声。
“啊,你还没回家。”
“嗯。二哥,我找你有点事。”
“啥事?来家说吧。”父亲招呼着赵志科。
“不家去了,二哥,在这说吧。”
赵志科一脸的不自在,父亲不知道他有啥事。赵志科家,在湾东村是出了名的穷户,和赵志科家,虽不是近邻,却在一个生产小队。母亲便经常接济他家一些衣物,赵良军身上的棉衣,脚上的棉鞋多是丹庆给他的,父亲不穿了的鞋子,衣服,母亲也洗洗补补送给赵志科穿。
赵志科今天来找父亲,说话吞吞吐吐,父亲就猜想,他可能是遇到了难处想借钱用。
“来家吧,外面冷。”父亲说着,感觉他就是来借钱的,心里多少有一丝不悦,表现在行动上,就率先迈进了家门,至于赵志科有没有跟在他身后来家,父亲也不愿回头再次招呼。
但赵志科似乎没有在意父亲的冷漠,前脚跟着父亲的后脚来到了家里
父亲这次回家也只待一天,明天一早又要去个什么工地,这次回去的时间会长一些,眼下,马上就是霜降节气了,大雪封冻之前,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工地上要求抓紧赶工。所以,送走杨奶奶后,母亲就忙着给父亲找棉衣,把棉袄棉裤铺在床上,里外仔细地看,有没有破洞的地方,纽扣也要挨个拉一下,是不是订的牢,又从床底下的一个旧麻袋包里,翻出父亲的棉鞋,鞋里的袜子因为补丁太多,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模样,母亲将袜子丢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恁爷这双袜子没法子补了。”
然后拿起棉鞋去到屋外,一手一只棉鞋,用力地拍打,像是除尘,又像是蓬松鞋里的棉花。确认好后,把棉衣和棉鞋装进一个布包内,又从柜子里拿了一床棉被,正要装,父亲和赵志科走进屋里。
“被子别放上,不用带。”父亲摆着手说。
“你那边就是一床被子,不冷吗”?母亲问。
“我和老高在一个床上睡,他也带了一床,不冷。”父亲看着母亲手里的被子说。
老高是父亲的同事,姓高,个子也高,来过家里几次,每次来都给孩子们带几包山楂片。
“不冷就中,”母亲说着,一边把棉被又放到柜子里。
这边父亲一边招呼赵志科坐下,一边忙着开始洗母亲泡在盆里的红薯,压根没抬眼正视坐在炉子旁边的赵志科。
“赵志科来了。”母亲看着赵志科说。
“嗯,二嫂,这逐一年,我和良军穿你给的衣服。”赵志科两手放在两腿膝盖中间来回揉搓着,很不自在的样子。
“又没有好的,都是些打了补丁的,良军现在小,给他啥衣服他也穿,再下去几年,长大了,就不愿穿破烂了。”母亲笑着说。
父亲已经把洗好的红薯放进铝锅里,添了两瓢水,把铝锅端到泥炉子上,开始煮红薯。玉米秸和豆秸是很容易燃烧的,一股热热的炉火的暖流很快在屋里扩散开来。
赵志科一直在等着父亲和他搭话,现在,父亲终于把目光转向了他。
“二哥,有个事搁在我心里快三十年了,不和你说,总觉得心里不舒坦。”
难道赵志科不是来借钱的?父亲先松了一口气。
“什么事?说就是。母亲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走到赵志科跟前。
赵志科看了看围在饭桌旁边的兄妹四人,欲言又止。
“丹欣,你来烧着火。”父亲看了一眼丹欣。
“来,咱们里屋说吧。”父亲站起身,和赵志科进到房屋里,闭上门。
“二哥,我和你说的是你家俺三叔的事。”
“谁?”父亲有些惊讶。
“你家三叔,梁万民。”
“他在哪?有他消息了?”
“没有,是这样,我曾经见过三叔寄来的包裹。”
“你说啥,你啥时见的?”
“你别急,这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具体我想不清那一年,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你知道我过的是啥日子,冬天摊上雨雪天,家里根本就不能住,那时,大队的办公室都生炭炉子,我经常到大队办公室去取暖。大队里的几个人见我是个孩子,也不撵我。起初,我都是下午去,有一年冬天,就是接连下了两天雪的那一年,晚上我是在大队办公室睡的,因为太冷,我就在办公室找衣物,我看见床底下有个包裹,就拿出来,里面 赵志科看了看围在饭桌旁边的兄妹四人,欲言又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