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六章:草原第1/2段
一百二十六章:草原
在和杨嗣昌深聊之后,楚毅发现杨嗣昌的思维完全配得上他如今的地位,对于朝廷的内忧外患他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他心里有一条明确的救国之路,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对于外夷他的想法是防守,但是面对外夷挑衅却是要果断还击,对内必须以安稳为先,等安稳住了国内的波涛再用政治手段转移国内矛盾。
杨嗣昌的一番计划听起来天衣无缝,也暗合了楚毅所知道历史,在杨嗣昌主持中原剿匪时多次行安抚之策,欲图行招安宋江以攻打方腊之事。
可惜的是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都不是宋江,建奴更不是方腊,他手底下也没有向大宋西军一样的敢战之军,有的只是左良玉这样自私自利的军阀头子。
如此一来杨嗣昌的失败就已经可以预见了,他的方略是没有错的,只是执行起来太难太难了。
和杨嗣昌的谈话之后,楚毅也明白了此刻蒙古的情况,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和楚家军众将士定下了西进草原的决策。
漠南蒙古倒是可以打一下,一是现在的蒙古军事势力已经在黄台吉和林丹汗的战争中被大量消耗。
二是蒙古现存兵力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被林丹汉带去了青海,一部分被黄台吉握在了手里,剩下的兵力都被各大部落当成了心肝宝贝保护了起来,除非生死存亡的关头,否则提不起拼死一战的决心!
所以反正蒙古势力已经不可能继续诚服于大明朝了,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对于敌人晚打还不如早打,让他们知道背叛者的后果。
至于草原民族以后的威胁,随着火器的发展,游牧民族很快就会变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和建奴的一场大战下来,楚家军已经疲惫,故而为了避免宋太宗高粱河之事,提高楚家军的士气,楚毅先大肆发放空头支票,每一个士兵都临到了自己的赏赐牌,等回到了常德府就可以凭借这块牌牌领取大量的物资奖赏,一时间楚家军士气高涨,一个个都重新打起了精神,楚毅的信誉还是特别坚挺的,没有谁会觉得楚毅会坑掉自己应得的军功。
多次计划之后,楚家军上下发现深入蒙古境内上千里,补给困难,为了速战速决,只能使用骑兵突击,余者军队缓慢在后方压阵,为骑兵提供一个前进基地和后退的屏障。
大军手持杨嗣昌的文书出了喜峰口之后,楚家军骑兵统领楚彪率领两千余轻骑北上科尔沁草原,展开扫荡!
楚毅亲临步兵在后,一旦骑兵有变故,可随时出兵增援。
大明从立国到现如今已经和蒙古打了无数次的仗,也和谈了无数次,打完称臣,称臣后又反,打不过就跑,明军走了又回来抢,来来回回折腾了二百多年。
这一次草原人的对手换上了全火器部队的楚家军,胜负如何?犹未可知。
虽然蒙古和大明是两个敌国的政权,可是到隆庆帝与草原互市之后,蒙古部与大明的关系就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后来黄金家族复辟林丹汗重新成为蒙古各部的共主,可是林丹汗还没有来得及对大明下手,所以双方的关系并不算极其恶劣。
直到这几年皇太极率军征服了漠南蒙古各部,大明与蒙古地关系才重新开始紧张起来,然而漠南蒙古各部与大明边民私下的贸易活动却从未停止过。
当楚彪的两千骑兵进入漠南草原之后,就把骑兵分成了数个方阵,形成将近二十里的宽阔扇面由南往北横扫而过。
在这二十里的扇面内一旦现蒙古包,楚彪他们就会根据牧民数量的多少集结相应地骑兵予以无情地屠戮,老幼妇孺也绝不放过,这是楚彪多年马匪养成的习气,他麾下的骑兵将领也多是马匪出身,更不用说对于屠戮行为也是楚毅默许。
两千人规模地骑兵在草原上往前开进,要想掩人耳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楚毅只能出此下策,尽可能地把沿途的蒙古人斩尽杀绝,虽然这样做了也难以避免大军的行踪被人现,却至少可以推迟被现的时间。
旭日当空,万里无云。
湛蓝的天空就像是洗过一样纯净,纯得不带一丝的杂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