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儒家的血性,道德的制高点以及标点符号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个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断句的。

  所以,一句话让不同的人来断句,能够断出不同的意思。

  “嗯。”李纲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可是,这又该如何断句?”

  “夫子,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张若虚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然后,他将标点符号之事一一告诉了李夫子。

  李夫子听闻,整个人高兴无比。

  仿佛是捡到了宝物一般。

  “大善,大善。”他看下张若虚,说道:“此真乃是我儒家之服也,真乃是我儒家之幸也。”

  终于。

  李纲有些迫不及待的离开。

  然后,就下课了。

  这些一生都在做学问的人,对于标点符号自然是喜欢的,因为这样更容易的将他们的思想传下去。

  儒家的思想就是统一的么?

  不!

  虽然大家都是儒门子弟,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儒家之中也有很多的学派。

  战国时期,儒分为八。

  而后,又各自出现一些小的流派。

  每一根修习儒家的人,都想要开宗立派。

  这年头想开宗立派的可不是那些习武之人,而是儒家。

  战国的时候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不过影响最大的是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

  后又有朱熹、程颢、程颐的程朱理学,王守仁的阳明学。

  至今倭国人对阳明学很是崇拜。

  看到李纲李夫子的离开,李承乾顿时露出无比高兴之色,就好像现代的学生听到下课的钟声响起来一样。

  相当的高兴。

  “冲表兄,忠厚,咱去骑马吧。”李承乾高兴无比的说道。

  “可!”长孙冲也很是高兴,虽然他很不喜欢张若虚。

  “不可。”张若虚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殿下,刚才夫子所说的,殿下都记下了么?”

  “哼,酸儒。”赵节脸色露出一丝不屑说道。

  “殿下乃是未来的诸君,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而你们身为臣子,却劝说殿下玩乐,这不是阿谀奉承的奸臣,是什么?”张若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的开始说道:“身为臣子,不思劝告储君精勉于学,而蛊惑储君游乐……”

  张若虚口若悬河,将四人说的面带愧色。

  果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别人,果然真是爽啊。

  “殿下,家中还有些俗务,就先告辞了。”长孙冲脸色满是羞愧。

  “殿下,我家里面也有些事情,我就先回去了。”

  “殿下,我家里面也有事。”

  “殿下,那我就先回去了。”

  四人告退。

  离开。

  因为,他们再不离开,就要被张若虚说成是大奸大恶之徒了。

  就连李承乾都有些内疚了。

  我可是大唐的储君,未来的天下,万民的表率,我什么能够整日想着玩乐呢?

  我太对不起百姓,太对不起父母,太对不起……求各位大大的大力支持~  求推荐票求推荐票~  求收藏求收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