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大旱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旱灾虽然程立在影视剧里经历过,但是现实世界里真没有见过,后世除了太偏远的地区灌溉不到位的时候有过报道,后来机井的普及,沟渠的修建加上水泵的应用,很少会有大面积的旱灾出现了,这也是文明的一种进步。

  想想前世看过的1942,进去的时候无所谓,出了电影院的时候,浑身都是汗水,不是热的,是被冷汗打湿的,虽然历史上知道西北有过一次大旱灾,但是没有想到过会是这个样子。

  程立以前听过一个老人说过,为什么我党能够夺得天下,老蒋却灰溜溜的跑去里台岛,就是因为这丫的造孽太深,一心就想着自己的位置,炸了花园口,丢了南京城,最后为了掌控西北无限制的压迫老冯就范,最后的结果就是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这是人间的惨剧,这是历史文明的倒退。

  后来程立很庆幸自己没有生到那个年代,都说天灾三年饿不死厨子,但是当你放眼过去都是黄土的时候,就是御厨也没有着啊。

  眼看玉带河的水位一天天的下降,地里的庄稼无论怎么抢救都没有机会返青,田地像孩子的嘴一样一天天的长大,为数不多还苟延残喘的小米也都开始枯萎。

  庄子上的人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抢救了,一桶水下去,还没有转身就已经被太阳蒸发的差不多了,看着还有想去抢救庄稼的百姓继续挑水,程立就让人阻止了这些人的举动,“召集起来,开会!”

  程三早就不是开始的小白了,开会他是清除,就是把人都叫到一起,少爷要讲话,要有大动作了。

  乡村里召集百姓的方式很传统,不是铜锣就是敲钟,这年头铜是很珍贵的东西,所以更多的是锣声,击鼓而进鸣金而归也是军阵上的手段,短促的锣声过后,先是老人,然后是看热闹的孩子,最后才是扛着农具,面带不甘的壮劳力还有妇女陆陆续续的来到里打谷场。

  去过农村的人都知道,百姓的地是很珍贵的,等闲的空地不是用来耕种就是用来盖房子,即使房前屋后有点空余的土地也要种上蔬菜,田间地头上也是点的豆子还有大葱啥的,尽量做到不浪费一寸土地。

  所以百姓平时用来晾晒粮食的地方就是打谷场,农忙的时候打谷,农闲的时候就是存放麦草,用做柴草堆积,天天烧柴火那是城里人才有的待遇。

  程立也没有费劲的去弄什么演讲台,找里个靠边的草垛在程三的帮助下上去了,这也就是他,换里旁人,百姓非得给你俩嘴巴子,为啥?草垛的堆积也是讲究方法的,这东西一层层的堆积起来很防水,即使下雨天过去,掏下面的柴火一样是干的,但是谁家的孩子要是调皮去踩草垛,一旦被踩漏了,下雨天雨水淋进去之后,整个柴草垛就被水沤烂了,别人家打你自己的父母也要教训你,这是不当人子!

  上去之后,看到衣衫褴褛的百姓,程立的心很不舒服,虽然夏天刚开始,但是这样的灾情过后,谁都害怕冬天要怎么过!

  庄头来的也很快,帮着维持下秩序然后就看着程立说点什么,他对程立有着绝对的信心,开始的时候还当草垛上的那个是娃娃,现在,就是他说大粪能当金子卖他都相信!

  “静一静,再有喧哗的拉出去打!”

  乱世要用重典这程立是知道的,眼前可不是悲天悯人的时候,看到草垛在程三的帮助下上去了,这也就是他,换里旁人,百姓非得给你俩嘴巴子,为啥?草垛的堆积也是讲究方法的,这东西一层层的堆积起来很防水,即使下雨天过去,掏下面的柴火一样是干的,但是谁家的孩子要是调皮去踩草垛,一旦被踩漏了,下雨天雨水淋进去之后,整个柴草垛就被水沤烂了,别人家打你自己的父母也要教训你,这是不当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