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潮鸣起,万物泣,心已寂,泪决堤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汉朝说你们是强盗,不,你们不是啸聚山林的麻匪,你们是狼头旗下的大强盗,

  那我就是强盗中的大元帅,我的阏氏,也就是汉朝的公主,每天都告诉我长安是如何的壮美,走走走,去长安!

  留城不留人,留女不留男!”

  匈奴铁骑来如流水逝如风,不知何所来兮何所终!

  在塞北边城,每当汉朝集结重兵,总是寻不到匈奴影踪,当大军散去,匈奴人又噢噢叫嚣着为非作歹。

  即使有秦长城烽火示警,面对战力彪悍,机动速度如飓风的草原骑兵,对北方边城的汉人而言,安稳始终是一种奢望。

  汉文帝刘恒,一定程度上采纳了太子家令晁错的上书:在详尽分析汉匈军事长短后,晁错大先生建议把“募民实边”定义为汉王朝的基本国策,百年不动摇。

  具体举措是在水草丰盛处建立边城,每个城邑迁徙千户居民,无论是流民,土匪,死刑犯,只要愿意为国戍边,一律由当地官府发给农具、衣服、粮食。

  当这些百姓自给自足后,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该直面北方的恶邻居匈奴了。

  我们是种地的民族,对方是抢劫的民族,此仇天注定,可杀不可解。

  百姓们必然热爱脚下的土地,等吃了匈奴的苦头,由官府出面按照什伍编制将男丁组织起来,必然一呼百应。

  这些边民农闲时训练,战争时应敌。

  但凡能从匈奴手中抢回对方掠夺的财富,官府照价赏赐一半。

  此举改变了此前北方军团的单一轮换屯戍制,在开发边郡的同时,也培养了汉帝国的防爆后备军。

  另外,为后代计,汉文帝还在边地建立了36所马苑,分有36个弼马温管辖,从大城市解放3万奴隶,养马30万匹。

  当然,民间百姓养马同样也有政策支持。

  百年大计,养马为本。

  区域拒止只是文皇帝的暂时无奈之计,汉王朝总会有脚踏匈奴扬眉吐气的武皇帝。

  老上单于的进军,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如今匈奴全盛,汉朝还在沉睡,睡着了的狮子,和绵羊没啥不一样。

  趁它睡,要他命。

  可惜汉文帝并非病夫,长安始终是华夏人的长安。

  文帝做两手准备,第一时间命令中尉周谷、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屯驻长安,防卫京师;

  此后开始拜将:

  令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五位侯爷发上郡、北地、陇西所有边城兵马车骑,断匈奴后路。

  前有京师精锐,后有边城劲卒,汉文帝关门了,老上单于好像变成了被打的狗。

  大匈奴骑兵自然不能忍受这份耻辱,放弃对长安的进军,反正也打不下来。

  汉军其实还是有点厉害的,匈奴人抢劫完毕要回草原了,谁敢拦阻我们回家的路?

  确实,一个月的阻击战,几乎对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