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潮鸣起,万物泣,心已寂,泪决堤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风湿面前人人平等。

  自从被汉文帝调集重兵喝退之后,在中行说的布置下,老上单于再也没有了进攻长安的狂妄之举,但对边城的抢劫活动却日趋频繁,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每年都被杀掠人口万余。

  中行说公公是个机灵鬼,而老上单于也有当初刘邦从谏如流的气度。

  匈奴士兵杀人上瘾,不杀人是不痛快的,杀驻守长安的车骑重步兵没有把握,杀边城那些营养不良缺少马匹的守军却挺有把握,杀边城的军人没有把握,杀军人的老婆儿女却挺有把握。

  虽然杀这些人没什么光彩,可只要能持续不断的游击骚扰,就能给汉帝国不停的放血,就能让汉朝皇帝不高兴,大单于心里也就痛快了。

  对于匈奴这个大祸患,汉文帝忍字当头,咬牙之后还是堆出了笑脸,继续的和亲和岁贡,在屈辱中为后世积攒反击的能量。汉民族已经有了文皇帝,武皇帝究竟还要等多久?

  老上单于和中行说接受了文帝和亲的善意,原因有四:

  一是老上单于的身体出了问题,年纪到了,风湿入骨,草原上的冬天分外难熬,他对翁主那样的南方姑娘仍有爱意,却对自己无能为力,匈奴大单于的人生已经走在下坡的不归路上;二是汉朝车骑厉害,当初彭阳之战自己不战而退已经很没有面子,虽然后来小打小闹捡回了不少便宜,但中行说说过,半死不活的狮子才是好狮子,不断地放血让狮子昏昏然疲倦似睡,这样挺好,惹恼了狮子,草原群狼合体也不一定是对手;

  三是月氏并不甘心彻底撤出伊犁河和伊塞克湖流域,针对乌孙和匈奴的恐怖暗杀,几乎无时无刻不再发生,部落都是废物,不对,匈奴依然是勇士之国,乌孙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或许,匈奴打败并占领乌孙只需两万人,可如今保护乌孙却用了五万人。

  四是南越国的老王赵佗好像已经对汉文帝服软,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后来刘邦项羽逐鹿中原,时任南海郡事的老秦人赵佗自立为王。刘邦称帝后,赵佗已经接受“南越王“封号,“称臣奉汉约”,可见赵佗维护国家一统的觉悟非常之高,或许他在内心中仍在传承秦始皇未竟的事业。

  奈何刘邦驾崩后,吕后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南越进行经济封锁。

  赵佗不惯着老娘们,立即对吕后兵戎相见,从此分庭抗礼,不再当汉王朝属国了。

  文帝怀柔,以礼待人,兄弟相称,继位就向南越提供铁器、农具、马牛羊,并修葺赵佗在河北真定的祖坟,安排专职人员岁时祭祀。

  书生陆贾出使南越归来,带来了赵佗谢罪称臣的消息,民族融合,其乐融融。

  汉文帝后四年(前160年),老上单于永远的摆脱了风湿病的折磨,他病逝了,他的儿子军臣单于即位。

  总结老上单于的一生:上承头曼和冒顿,下启军臣和伊稚斜,在中行说的辅助下,匈奴保持了全盛状态,对外军事外交上硕果累累,以月氏王头骨为酒杯,火烧汉帝国中宫,当年的世界,也就老上单于一人而已。

  为人为君,老上单于活的多姿多彩,来人间一趟,当官二代确实爽啊!

  可帝王将相,也没什么了不起,亡灵序曲一响,地府闪亮登场。

  人间的事,就让活着的人继续操心。

  美国只要有1%发动热战的可能性,我们就要做100%的准备!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