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刘彻长青春痘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另一个是刘彻的妈妈王娡,如今已经是太后。

  老丞相卫绾夹在两个老女人之间,每天看着少年刘彻的清澈眼神,他感觉工作已经进行不下去了,就此告老还乡。

  丞相的位置腾出来了,窦太后和王娡同时睁大了眼睛。

  王娡忙着把同父异母的弟弟武安侯田蚡推上相位,窦太后则淡定的举荐魏其侯窦婴。

  论资历,田蚡不如窦婴,窦大人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田蚡还在端茶送水踢马球。

  论口才,窦婴不如田蚡,田蚡是儒家学以致用的代表人物,天性高明,在太学侵染了三十年,一张嘴舌绽莲花,灭了不少辩论对手。

  窦婴骨子里看不上这类口舌之利的小聪明,他有高深的大智慧,可惜话不多,有点孤高。

  后来,仗着女人们的撑腰,魏其侯窦婴当了丞相,武安侯田蚡当了太尉。

  一样的名在三公,皆大欢喜。

  可惜刘彻不高兴,这天下到底谁说了算?

  为什么窦和王可以任命三公,我正经刘氏传人没有话语权吗?

  冬天过去,到了公元前140年的春天。

  亲吻着阳光的时候,刘彻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你看那草长,你看那花开。

  阳光,璀璨;万物,复苏。

  山林间百花艳艳,动物们恋爱的季节。

  17岁的高中生刘彻决定有所作为。

  比如,从两个女人手中争夺人事任命权。

  既然三公已经插不进手,那就把三公束之高阁,找一堆志同道合的知己,盖一所叫做明堂的房子,共同改变这个世界。

  《礼记》:“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读然后诸侯知所以敬。”

  所谓明堂,就是教化天下人——序上下尊卑之礼节,尊隆王权,认清谁真正是天下的老大。

  顺便说一句,明堂在汉朝也属于古建筑了。

  当时会盖这种房子的人才稀缺,刘彻愣是耐心的从山东请来了八十多岁的申公。

  这老先生是文圣荀子的徒弟,可见学问精深的学者确实长寿,也说明刘彻聪颖彪悍,气度心胸确实不同凡响。

  明堂还在建设期,高中生刘彻心动即行动,光速任命赵绾为御史大夫,公孙弘为博士,董仲舒为博士,严助为中大夫。

  没错,这群人无一例外都是儒家门生,和窦漪房窦老太后,窦太皇太后的黄老之学对着干。

  孙子已经不听话了,窦漪房很爱刘彻,同时又有点嫌弃他。

  刘彻倒是没心思考虑奶奶的心情。

  他忙着学**国最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传道的老师叫做桑弘羊。

  这哥们是个绝对的猛人,秦汉时期,对商人非常的不友好,律法上严令商人为官,可商人桑弘羊在13岁的时候,趁着汉文帝一时昏庸入栗补官的政策,已经成功跻身汉帝国公务员的行列。

  或许在帝王心术,国家战略,打猎恋爱等等所有的方面,桑弘羊都不如刘彻优秀。

  可如果比心算,桑弘羊可以吊打地球任何人。

  他就是汉帝国的超算。

  这一点,包括皇帝刘彻,以及伴读张骞,韩嫣都是服气的。写的太乱了,不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