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一路的足迹第2/2段
从海南回到北京后,江海泽开始写江西赣州信丰思源的标书,果真如王大龙所言,这个项目,柳丹还就真的给了王大龙,这样可以保证王大龙三个月内完成了两百万的业绩,可以留下来了,只是这个项目比较特殊,不用走公开招投标,走的是单一来源采购,只需要写一份标书,走个形式就可以,简单的很,江海泽在北京把标书写好,与王大龙一起打印封装好标书,两个人又从北京飞到江西,完成投标,晚上学校领导班子请江海泽和王大龙吃饭,江海泽吃了几口,又打了个车,从赣州赶往武汉,因为明天下午,他要和柳丹在孝感碰面,一起去大悟思源学校给局长汇报,江海泽之所以选择今天晚上去武汉,是因为他还从未去过武汉,刚好可以借这次机会去武汉,晚上到达武汉后,他又一个人沿着武汉的长江大桥从江的这头走到那头,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武汉大桥长江两岸夜晚灯火辉煌,江海泽的足迹,再次踏上了一座从未到达的城市。虽说一天两个省份和城市的奔波,但江海泽喜欢这份疲惫感,他珍惜每一次到达一座新城市的机会,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凌晨1点的晚风吹走了江海泽一身的疲惫,远处的高楼大厦上,激光灯闪耀着红黄蓝的醒目大字:武汉欢迎您!
第二天早上,一个很早就在网上读江海泽小说的粉丝早早的来到江海泽的酒店,他要跟江海泽见一面,他欣赏江海泽的才华,几年前,自己就已经读了江海泽的处女座小说《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后来加了江海泽的微信,两个人时不时的聊聊天,得知江海泽来武汉,说什么也得和自己崇拜的作家见见面,粉丝请江海泽吃了一份武汉的早餐小吃,又带着江海泽来到了黄鹤楼,江海泽看着面前的滚滚长江,看着身后的黄鹤楼,他想起了唐朝诗人崔颢的诗《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在他上学的时候,曾经跟着老师一起学这首古诗,那时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年以后的自己,真的会站在黄鹤楼的脚下,千百年前,诗人崔颢没准也跟他一样,站在过同一个地方,依江而望黄鹤楼。
读者对江海泽很热情,关于江海泽的第一部小说,他依旧记忆犹新,追着江海泽问小说里的场景:“泽哥,小说里的那个苏兴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还有那个夏丹,她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你?”
江海泽倒是被这个读者问的有些感动,这部完本于几年前的小说,没想到他都可以一一的细数出小说里面的人物,而且可以清楚的说出里面人物的名字,场景。看样子,他真的用心读这部小说了,就连江海泽自己,也对这部小说有些淡忘了,这只不过是他多年以前的一些记忆和故事,而这些故事时隔多年后,竟然还会有人再次提起。
他终于知道,写作的意义对于他来说,就是可以有人喜欢,有人铭记,有人感悟。
读者把江海泽送到武汉站,笑嘻嘻的看着江海泽:泽哥,下次来武汉,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吃顿饭,喝一次酒,欢迎你再来武汉呀!“江海泽跟读者告别:“谢谢你今天能够抽出时间来跟我见面,早知道你是请假出来的,就不应该麻烦你了。”
列车徐徐的驶出高铁站,江海泽回头看了看武汉,这座城市,他也算是来过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