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与扶桑人的第一次相遇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收服了杨万春,李世民开始物色镇守辽东的人选。</p><p>李元瑷听着李世民与岑文本聊的火热,自己插不上嘴,就先一步告退了。</p><p>李世民亦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示意他离开。</p><p>天色已晚,李元瑷找着了忙活的晕头转向的长孙无忌,问明晰了给自己安排的住所,休息了一夜。</p><p>翌日,李元瑷在府中呆着无,带上护卫,打算逛一逛平壤城,体现一下异域风情。</p><p>毕竟现在还能称之为异域,过个几年十几年的,人人学汉语,开口说孔孟,就没有感觉了。</p><p>走在大街上,街道冷冷清清的,尽管唐军在各个角落都安排了告示,并且让高句丽的降臣在告示旁吆喝,用他们的语言,说唐王朝是仁义之师,将会在城内施展仁政,用来安抚民心。</p><p>不过显然没有什么效果,这一阶段高句丽百姓是不可能那么快的接受唐王朝的统治的。</p><p>毕竟两国敌视多年,仇恨根深蒂固。</p><p>唯有时间这剂良药,才能真正的将仇恨化解。</p><p>只要朝廷安排的人施以仁政,加上没有人蛊惑挑事,百姓在潜移默化之下,要不了多久就会为了生活,接受他们的统治。</p><p>李元瑷胡思乱想着,闲逛了一圈,没什么看头,让护卫找街头宣扬唐朝仁政的高句丽降吏,问清了集市的所在,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颖的土特产。</p><p>集市位于平壤城的城西,似乎有效仿隋唐西市的意思,也高挂着个牌坊,上书“西市”二汉字。</p><p>集市比李元瑷想想中的要大上许多,毕竟是海东的经济中心,时常有新罗、百济、扶桑、扶余、靺鞨部落的商人来此行国际贸易,多多少少有些牌面。</p><p>集市是朝廷特别强制开业的,百姓可以不管,但是商人必须强制配合。</p><p>否则引发物资短缺,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p><p>高句丽的商人与唐朝的商人不同。</p><p>唐朝是由官府控制物价,哪怕物资短缺,灾难来临,亦不许抬价,赚黑心钱。</p><p>高句丽这边就没有这种制度了,商人只为求财,黑心的一匹。</p><p>现在战时,物价高的飞起。</p><p>长孙无忌亲自过问此事,一个晚上的时间,将高句丽的商贩治理的服服帖帖,重新拟定价格,将物价打压了下去。</p><p>这一举动,大受旧高句丽百姓的好评。</p><p>尽管国仇家恨不会轻易消除,却也是个好的开始。</p><p>李元瑷亦不得不服,长孙无忌确实是文武双绝,当世一等一的好人物。</p><p>想着李治注定与这个大佬水火不容,李元瑷就有些头痛。</p><p>“阿里阿朵……”</p><p>李元瑷走了走着,突然听到了耳熟的日语发音。</p><p>尽管骨子里不喜欢后世的那个邻居,有一说一,他们的动漫弄的确实极好。</p><p>有很多吹爆的作品,但最让李元瑷印象深刻的还是《名侦探柯南》,从小喜欢,一直追。尽管后来拍的不怎么样,出于养成的习惯,还是追着看,都看了一千多集了,说出去能吓死人。</p><p>对于简单的几句日常日语,还是能听得懂的。</p><p>李元瑷往店内望去,这是一家布店。一个矮小的青衣中年人,在用熟练的华夏语与店掌柜谈生意。但p>李元瑷亦不得不服,长孙无忌确实是文武双绝,当世一等一的好人物。</p><p>想着李治注定与这个大佬水火不容,李元瑷就有些头痛。</p><p>“阿里阿朵……”</p><p>李元瑷走了走着,突然听到了耳熟的日语发音。</p><p>尽管骨子里不喜欢后世的那个邻居,有一说一,他们的动漫弄的确实极好。</p><p>有很多吹爆的作品,但最让李元瑷印象深刻的还是《名侦探柯南》,从小喜欢,一直追。尽管后来拍的不怎么样,出于养成的习惯,还是追着看,都看了一千多集了,说出去能吓死人。</p><p>对于简单的几句日常日语,还是能听得懂的。</p><p>李元瑷往店内望去,这是一家布店。一个矮小的青衣中年人,在用熟练的华夏语与店掌柜谈生意。但时不时的会忍不住念上一句口头禅一样的扶桑语。</p><p>此刻的日本与唐朝建交不深,李元瑷就没有在庙堂上见过扶桑使者,这还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听到那熟悉的腔调,突然来了兴,心底念着:“不知现在的小日本国内是什么情况?”</p><p>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p><p>李元瑷对身旁的兵士说道:“你去问问,对方可是扶桑人?查明他的身份,孤怀疑他是细作。”</p><p>兵士一听可能是细作,一脸严肃,大手大脚的,一把将青衣中年人按在了柜台上。</p><p>青衣中年人惊骇挣扎。</p><p>店掌柜麻溜的瞧了一样外边,一句话也不敢说,动都不动一下。</p><p>兵士喝道:“你是何人,做什么呢?”</p><p>青衣中年人两脚凌空蹦跶,嘴里忙道:“在下高向玄理,扶桑人,只是一个路人。我身上有过所,可以证明。”</p><p>这轮到李元瑷意外了,对方不知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居然还弄到了大唐的过所,这可不简单……</p><p>“将他带来!”</p><p>李元瑷叫了一声。</p><p>兵士押着高向玄理来到近处。</p><p>高向玄理赶忙从怀中取过过所,恭敬的递给了李元瑷。</p><p>唐朝过所很是严苛,不但会写明持有者的身份,还会写明持有者去的地方目的。</p><p>李元瑷见过所上写道:“高向玄理,扶桑人,大业四年,随遣隋使小野妹子入长安学习……贞观十九年,申请回国,受理。由长安至洛阳,乘舟东行至登州,横渡渤海湾口于百济登陆,前往往扶桑。”</p><p>过所将高向玄理的身份介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