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小雨总说:不谈谢,要谈谢,我们的头在你面前要磕破,事情顺利,钱到账就好。

  小雨又找到小杨同学作工作安排,最后小雨很骄傲很牛也像开玩笑似的对着小杨同学和小纯说:过两天把人员大致落实到位了,你们统统连晋几级,直接名字后面带"总",小杨同学工资要翻几番,我和小纯也马上有工资了。

  小杨同学露出一口整齐漂亮的白牙,灿烂地笑着说:我不和你扯,暂时别给我翻工资,别翻着翻着,把你的裤子也翻得没得穿的了。只希望先帮着你快点顺利运行起来。小纯,我们该送菜了,咱们快走。

  早上准8点,杨书记、赵叔、村官杨书华、各村支书相关负责人也到了村委会门口,他们按指定的线路,走村串户,每到一家,杨书记就把小雨向老百姓介绍:这个小同志承包了我们公用的基础农田用地,他用这些地准备从事养殖种植技术,他聘我们大家帮扶他,你们现有的用地他也代管,你们家有没有劳动力帮他,有的话,是哪几个?杨书记问,小雨记姓名性别年龄,杨书华在一旁也是边记边拍,走了几家,小雨觉得怎么女性、年龄偏大的多,因为他急于要几个能运菜搬菜的司机,他对杨书记说:杨书记,我也要几个年轻的男司机,还需要年轻的会计。

  杨书记说:现在我们村目前的现状就是老人、妇女、留守儿童常住村里,年轻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去城里打工了,我们吃不愁、喝不愁、住不愁、医不愁,就是手上的零花钱少了一些,劳动力都去城里挣零花钱去了,再还有一些小年轻后生,读大学、当兵就去了外地,你要的年轻男司机还是有的,还有几个村没去,会计我们那些年轻的大学生都可以兼职,下一家就有一个姑娘读的是财会专业,我们这么大的乡,人才多的是。不愁不愁。

  他们继续一家一家的走访、宣传,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正好走到一老支书的村里,老支书说都到我家吃饭,都不准客气。

  杨书记说:我们这多人,就是四个人在外吃蹭饭,我、老赵、小杨、小雨,你们其余的都回家吃,吃了再碰头。我和小雨到老六家吃,他家情况是这个村最差的,三个娃,最大的读高一,小的才上一年级,两个老人,其中一个中风瘫痪在床,男的在外扛工钱也不多,我想把老六的儿子劝回来,给小雨当司机。杨书记对老支书说,老赵、小杨跟你去。

  赵叔说:老支书饭菜莫搞复杂了,我喜欢蒸红薯、稀饭、臭腐乳,这是我的最爱。小杨也说:我也是。

  小雨跟着杨书记来到杨书记说的老六家,小雨进院子一看,的确是比较差,和强哥家没得比,不破但很旧的三大间平房,院子的地还是凸凹不平的土地,院子里什么木桶木凳子猪糟子鸡食碗东一个西一个乱七八糟一院子,老六的老伴见杨书记来了,就说:总是多亏书记帮忙贴补,就在家里吃啊,杨书记说:是来吃饭的,稀饭、馒头、红薯都行,我们是来村里工作,正好要了解一下你们家情况,儿子每一个月给家里多少钱?怎么媳妇还在地里?

  老六的老伴说:媳妇今天上县里卖鸡去了,正好给大孙子送点菜,还没回。儿子在建筑队当工人,一个月5000,只够自己和大孙子,我们这其他的就靠媳妇忙里忙外,再就是靠你们每月补贴的2000,平时卖点菜,还行。你老六哥不去城里住院检查,光在家里吃药,花不了多少钱……说着说着,老六哥颤颤巍巍挪到了堂屋,由于中风,吐词不清,哦哦地话没说清,涎水流了一嘴,杨书记立马把老六哥扶好坐下,拿出纸巾帮他把口水擦干净,老六的老伴就去烧火做饭。

  杨书记又对老六哥说:儿子想不想回?

  老六哥的老伴在厨房听到说:想回,回来赚不到钱,家里几个读书的,也没有法。

  杨书记说:我们来想办法。

  杨书记小雨他们每一户每一户问,有几家住得又远又偏还在半山中,差不多到晚上7点才问完,深秋晚上七点的乡村,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凉风一过,都会忍不住寒颤一下,四周可闻及此起彼伏的狗吠声。

  他们一行人分别时,杨书记对小雨说:小雨总,你快点把你的种植、养殖计划报上来,我们这都是能人巧匠,一辈子捣弄泥巴土地,你所有的事,不用操心,你什么费、证、人员的岗位设置,你都不管,我们两三天内,统统给你落实到位,你只负责销路和产品开发。

  赵叔也对小雨总说:我们为你们的致富提供一切便利,只要你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