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元山下第2/3段
雪坤郎忙起身称是,心中却暗自嘀咕:“竟然要我去修真者的地盘儿讨赏?还是天元教,父亲难道不怕自己被那些修真者留在了那天元山!”
雪坤朗心中虽如是想,神态之上却未曾表现出分毫,只是乖乖退下……
片片崖松之下,冰寒清爽的冰泉之上,包裹秋陌的通心水蔓的叶片,已经松动且完全干枯为黄褐色,毫无生气地漂在水面之上。
如今算来已是第十四日,然而秋陌仍然没有清醒的迹象。
黑纱女子伫立冰湖之畔踌躇不已,似乎在思量什么。
尔后她心中一横,莲足一顿,腾然飞空,两三个起落后,左足尖轻轻一点水,右手双指隔空一划,一道劲风掠过,将包裹着秋陌的干枯灵草叶,划将开来。
黑纱女子右手再一探,抄起顺势下沉的秋陌。
她右足尖蜻蜓点水,一个盘旋翻身,却是回到了湖畔,当她摸到秋陌微弱的脉搏之时,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抱着秋陌进入石洞之中。
黑纱女子轻按石床的一角,巨大石床之后的石墙,应声开启,露出一个侧洞。
侧洞之内最显眼的便是一尊一人之高的青铜圆鼎,圆鼎内加满了冰泉之水,鼎下正烧着松木噼啪作响。
黑纱女子抱着赤着身躯的秋陌,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入那圆鼎之中。
同时,她自怀中掏出一个方形首饰盒,打开首饰盒,乳白色水汽弥漫开来,一颗暗褐色甚是不起眼的珠子呈现眼前。
黑纱女子郑重地将这枚珠子加入青铜圆鼎之中,轻摆衣袖加大了火势,暗褐色的珠子见水即溶,尔后汇聚至秋陌周身畔,似乎欲钻进秋陌体内。
黑纱女子将那盛着秋陌的青铜圆鼎如此烧炼了一天,不知不觉间,深夜降临。
但观那青铜圆鼎之中的水,却总是不见沸腾,到不知为何,却业已蒸融了大半。
此时的秋陌,除了脑袋,整个身躯都浸在浓稠的红褐色液体之中。
天空拂晓,黎明来临,黑纱女子不顾疲惫的身躯,目光焦切地观察着青铜圆鼎内的情形。
圆鼎内的液体,渐渐恢复了清澈,已经不能漫过秋陌平躺的身体。
此时的秋陌,开始有了粗重的呼吸,他眉头紧皱,似乎在做着可怕的梦,随时可以醒来。
黑纱女子终于深深地松了口气,身子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苍翠群山,流莺飞瀑,此乃朝阳诞起,月华笼罩之所,群山环拱之中,一道高峰耸入云间,以至于其一半的山峰,终日云雾缭绕,仿若云端之上的天界。
相传登上此峰之顶,可上达天听,聆听的到天界的仙乐之声,幸运的话或许可以听到天帝讲法布道。
但这也只是传闻而已,因为此峰正是天元教的本宗所在,天元教中人称其为天元山,意为天帝韶法,恩泽元始。
相传天元教的创教之人,便是一位修道散人,在此峰之巅隐居苦修。
一日,朝阳初升云端,白云翻涌,一段世间听闻不到的笙乐之曲伴随而来。
仙乐过后,便是一个神秘之音布道传经,这位修道散人听闻后大受感发,所谓一朝闻道,夕死可以,生死既已看破,可见感悟非凡。
此人获得非凡感悟后,再次闭关静修,潜心自修,练得一种真法,因得益天成,他认为此乃天意,需传益于众生,于是创立教派天元,广收门徒,悉心传教说法,从而造就了第一大修真门派天元教。
这位最早隐居于此的修道散人,便成为了天元教的第一任掌教,名号为元始真人,也便有了天元山之名。
如今的元稹真人是天元教的第三任掌教,可惜自元始真人之后,再无人聆听到过那来自天界的神秘之音。
故而,天元教亦无人能在修为之上,超过元始真人。
然则,千百年来的创教之史,恢宏的基业已然建成,没有哪一教派能够撼动其第一教派的地位,除脑袋,整个身躯都浸在浓稠的红褐色液体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