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差距第2/3段
但是在神阙技术还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可修行能量转换率只能维持这个程度,不可修行能量过去都是军用的,即爆炸性武器制造、法器充能、符篆强化和防御性阵法能源供应。
但高通皇提出不可修行能量民用化,只要位于乾国境内,毗邻神阙网络,从官府报备后都能从神阙这个庞大供能系统中接来能量,供给日常生活所需,所谓的神阙网络就是分散到每个镇子的符道,不说城镇里的居民了,就是偏僻的王家村也是能开通的。
通能的灵感来源于一个普通的京都居民,他抱怨地火太难控制而且普及率太低,只有修行者才能使用,普通民众做饭什么的必须要使用柴薪木炭(这个世界没有煤和石油等能源),实在太麻烦,而且京都房价高,地贵,做饭更是不易。
于是高通皇把能量过剩的神阙开通一部分,使其逐渐民用化。
像府城那些繁华地方符道级别高,只要在官府报备后,神阙能够自动在其家里衍生出一个微型家庭版阵法,此阵法不入流,但是有基本的供水加热控温之效。
“通能”原本就是为了替代柴薪和人力,相当于前世的水电,价格相对而言并不高,大乾国中等收入家庭都用的起。
学堂是为了培养祖国的未来栋梁之才的,不说随时接触乾国的高级修行技艺,但不能总呆在这么落后的环境里啊!
看看学堂里面的供水系统,完全是靠人力担水,然后凭借水塔水压给每个水龙头供水,这般落后!不说有柳府里面每个房间都配套的无根水阵,随时从外界云层空气中采集纯净的含灵无根水,在神阙弄个接口,布置一个能量转化符阵达到从地下抽水的目的总行了吧?
再看看学堂里的环境控制系统,竟然就靠着那五亩多的下下品灵地中的半灵植来聚灵控温,整个学堂也就一个基础防御阵,太落后了!不说柳府里一阶顶级组阵,可以根据主人意愿聚灵控温控湿控风控色,府邸里面四季如春,但怎么说都要有个微控阵法吧!
炎炎夏日叫一群小学生们顶着大太阳炼体,大雨磅礴是也挡不住雨滴滴落,寒冷冬天竟然任由雪花飘进来,弄得地面那么滑万一摔伤了怎么办?而且教室宿舍有时寒冷有时闷热,简直是原始部落用的!
还有学堂的照明系统,真是不想说,都什么时代了,竟然还使用蜡烛油灯!虽说这个世界的蜡烛油灯极为明亮而且耐久,但本质上还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普通工业产品。
不说像柳府开始追求光源质量那般苛刻,我们要个能自动照明的就好了,见识一下修行界基础控光技术也好。
还有诸如做饭的供热系统,处理垃圾废物的循环系统,简直和时代脱轨了!
“通信”就不必多讲,就是信息通讯,大乾国有着五千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因为是内陆所以没有领海),东西纵横三万多里,南北跨越近两万里,要是光靠地面人力通讯,一道信息到达目的地都不知道那个猴年马月了,修行者遁速快,但人家不可能屈尊干这种事!
在大乾国国力逐步提升后,终于得到地府的认可,地府是和天庭基本同级的大势力,地位比中土大陆的仙宗还要高,据说是上界的大势力,此界的分支掌控着此界的阴冥之地,虽然近些年治下动乱有些多,但是其修行技艺水平仍旧比大乾国高好多个层次,就连一个三级文明和一级文明似的,完全没有可比性;
神阙就是在地府的赞助下建立的,原本是看在大乾国作为西北中原七大国之一“宋”的分支的情面上,直接赠送的技术,大乾国官方说法是“与地府合作”,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人家随手丢弃的低级东西,从双方的地位能力看,根本谈不上合作。
但是在立国4000年后,人家觉得你国力提高了,终于有利用价值后,这才开始了合作,合作具体内容普通人无权知晓,但是大乾国多了与神阙配套的另一项技术——实时通讯,这个技术等级不高,也就位列二阶,修行界的阶级是与境界配套的,二阶是先天水平的,大乾国虽有炼神修士,甚至阳神境修士,但就是研制不出这项区区二阶的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